2016年1月
文/李道宏
圖/Ines Lee
「這次過節,我們家會客滿喔!」妻子已經提醒我好幾次了。
「大女兒和女婿就睡她以前自己的房間……」她敘述著自己的安排,興奮的口氣中帶有一絲絲焦慮。過去20多年我們都是三代同堂,天天都好不熱鬧。自從大女兒五年前結婚,另外三個孩子又相繼到外地工作後,家裡就冷清多了。今年過節團聚的計劃,對我們這守著空巢的父母來說,自然興奮莫名。
「兩個兒子睡他們自己的房間,但是……她睡哪裡?……」我問著,不過也知道妻子應該早有安排。大兒子這次邀請他的女朋友一起回來過節,我們相信他倆關係已經明朗,進入另一個階段了。過去一年,我們先是從社交網站看到他們的合照,接著就從兒子口中不斷聽到她的名字。
「我們應該用什麼身分待她?兒子該不會藉這次機會公佈什麼吧?」我倒有點緊張了。
「她一定比我們更緊張……希望我們不會嚇著她。」妻子似乎想起了什麼。
「你第一次見我爸媽,那時我們已經交往近兩年……」我也想起30多年前與妻交往的往事。
「那時,我爸媽從別人的稱讚中,對你已經有相當好的印象,但是,第一次見面總是那麼的重要……」
「那麼,該如何對待她?他們的關係一定是非常認真、正式了吧?」我又再問。
「你就自然一點,把她當作孩子的朋友就好了。千萬不要開她的玩笑,讓人家尷尬受窘。」
「若要我正經八百,我只能保證維持48小時,過了之後,就原形畢露喔。」我笑著說。
「對了,兒子說,她是非常認真的基督徒。」妻子提醒我。「我們可以好好觀察一下……我也會考考她一些聖經問題……」我假裝正經地說著。
「你就是這樣!」妻子搖頭笑著。
我們從小就教導孩子結交擁有共同信仰朋友的重要性(是從一般交友階段就開始提醒,而不是到了戀愛時期才耳提面命)。擁有一致的世界觀、價值觀和生命的追求,對他們的關係是極大的祝福。
「那這一次他的女朋友要睡在哪裡?」我追問。
「你犧牲幾天吧,讓她睡你的書房。」妻子果真都安排好了。
「那麼,我們怎麼解決『民生』問題?這麼多人,三餐總不能都去麥當勞?」我逗著妻子。
「兒子們喜歡吃牛排。對了,你還需要去再買幾把折椅。」我就知道妻子必定會先設想到許多細節。
「我們平常去的餐館,沒有容納這麼多人的大桌子,而且單是小費就是一大筆錢……倒不如我在家炒幾盤菜來得經濟又實惠。」我裝出一副抱怨的樣子。
「還有,兒子說,他一定要帶女朋友去附近那家意大利餐廳。」妻子卻漠視我的抱怨,繼續說著她的計劃。
「到時候,我們隨著孩子們的意見,讓他們做決定,你我是陪客,跟著去享受!你不能吝嗇!」妻子直接點出我抱怨的重點。
「但是,還是我們付賬?」我再問。
全家團聚,尤其是過年過節,也可能會鬧得不歡而散,引爆的原因常常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期望。雖然動機都是好的,但是,這麼多平常不在一起的親人共聚,在意見眾多之下,一、兩句直話都可能擦出火花。許多時候,老一輩的也堅持傳統、自己的地位或是帶著不實際的期望與要求,造成大家的緊張甚至大亂。
「孩子奶奶已經問了好幾天,這位孫兒的女朋友喜歡什麼,她堅持要買個特別的見面禮。」我告訴妻子。
「我知道,她告訴我她有好的預感,而且比我更興奮。她還暗示我,最近,她的一位老朋友剛剛做曾祖母了!」妻子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