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
文/陸思齊
英國公共醫療系統資源緊絀,一向為人所共知,不過現在面對的程度則是歷年少有的。
在225所Acute Trust的醫院之中,有92%在八月份沒有足夠的護士巡視病房,相比在同年一月份,也就是一般全年最忙的月份,只有85%的醫院沒有足夠護士。這種人手短缺的情況近來更有惡化的跡象。現時有81%的醫院沒有足夠的護士當晚班,有79%的醫院更是早、晚班也有人手不足的情況。一個由英國麻醉師協會出版的調查報告顯示,人手越多的醫院,病人的死亡率也越低,因此大醫院通常都要醫治病症較嚴重的病人。也就是說,如果算進這個因素,醫院的人手跟病人死亡率會有更大對比。同一個調查也指出,在週末進醫院受醫的人或者在週末出生的嬰兒,有較高的死亡率,也就是所謂的「週末效應」。「週末效應」令週末受醫的病人的死亡率比在週中受醫的要高出11%。研究人員指出,或許有各種因素引致「週末效應」,但人手問題絕對是其中之一。人手越多,看護的質素越好,幾乎是不容爭議的,但「週末效應」的數字還是難免叫人困惑的。
面對這個困難的局面,很多醫院都努力從外地招募護士,並且依賴中介機構幫忙尋找合適人才。不過這卻非長遠之策。過分依賴中介公司,最大問題是財政支出龐大。從外地或透過中介招募員工,對政府最大的吸引之處在於即時減少護士訓練開支,且可即時得到勞動力。不過問題在於長遠來說,中介公司的收費頗高。在2012-13年度,中介開支為3.27億英鎊,數字上升到去年的4.85億英鎊。以到2015年四月的資料計算,去年全年的開支可能高達7.14億英鎊。叫問題變本加厲的是,有越來越多醫院要求增加中介招聘以解燃眉之急。除了財政方面的問題,人手的質素也是考慮因素之一。首先,從其他地方聘來的人在訓練方面不一定合乎預期,經驗方面也有參差。即使人材合用,也還要面對員工忠誠的問題。因為他們既可離開原來工作的地方,也可同樣離開這裡,醫院將要再次為招聘花費。同時,過分依賴海外勞工也令本地員工的忠誠度下降,尤其工作缺乏培訓或晉升機會。於是形成惡性循環,勞工忠誠度越加下降,公共醫院又要加倍花費在海外招聘。
說到底,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儘快增加護士培訓的人數。在過去十年,英國培訓了一萬三千多名護士。工黨承諾會在下個執政年期訓練出最少一萬個護士。同時,護士的待遇也該改善,才能吸引人材。本地招聘的護士經已凍薪數年,但與此同時,中介招聘的費用卻節節上升,這如何不叫人寒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