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智慧之窗: (斯斯細語) 回憶的憑據

2016年1月
文/比斯

 

過年過節,少不了到親友家中作客。一群朋友一起吃喝玩樂,好不快樂。某夜到一友人家中聚會,大人小孩總共十多人,說說笑笑,話題不知怎的就說到當年。朋友一時興起,還在櫃子的頂端翻出了塵封了的照相冊,把十多年前的時光一下子帶到眼前。照相冊很重。大大的一本,一頁只能放六張照片,厚厚的照相冊實際也只存放了數十張照片而已。一頁一頁地翻著看,辨認著那些似曾相識的面孔,驚嘆著十年人事、人面桃花。從大家的髮型到衣著,還有那誰和誰的情感糾葛,每翻開一頁都有無盡的驚喜。這樣看一看、聊一聊,不知不覺便到了夜深;朋友的孩子都要睡了,我們只好把照相冊輕輕蓋上,把它放回櫃子──那個專屬於它的角落,讓它默默等待下一個機會,再帶大家回到這條回憶的隧道。

 

 

 

這十多年科技發展真的一日千里!由數位相機到發展出拍照功能的手機,短短十數年間便把風行了過百年的底片相機幾乎完全淘汰掉。連當年製造底片最有名的柯達(Kodak)公司也在這十多年間陷入破產危機而兩度宣佈停產,把一些「傳統相機發燒友」嚇了一跳,趕緊囤積居奇。後來更發展出一種特殊藝術照片,乃是利用過期底片來拍攝,完全發揮物盡其用的精神。

 

 

底片是可貴的。即使柯達公司不曾停產,底片也不是便宜得會讓你不顧後果地瘋狂使用。如果你有用過底片相機,你回想一下,你會吃每一頓飯之前都要為每碟菜餚先拍攝三、五、七張多角度不同構圖的照片嗎?當照相機和手機結合,加上電腦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我們的生活起了莫大的變化。生活每一件大事小事都可以隨時紀錄。拍呀拍!拍了照片還不夠,還要錄影!反正用的是數碼記憶體,回去把檔案上傳到電腦或雲端硬碟,把不要的照片影片刪了又可以繼續拍。當社交媒體興起,人們紀錄了還不夠,還要分享──不管是張三李四,還是三姑六婆,都要讓他/她知道我現在這一刻這頓飯吃得多過癮!

 

 

 

 

 

把照片列印出來早就不太流行。數碼化之後,照片都壓縮成記憶體,存放在電腦、硬盤、雲端之內。連居家擺設那些相架也漸漸被電子相架取代。大家多久沒有一家人或是三五知己一起看著舊照片回憶當初?時代交替變遷,總有些事情、有些習慣被取代。近年我看到的,大多是靠臉書系統不時地把舊照顯示出來,然後朋友們便一窩蜂的再「讚」一次多年前的一幀照片,感慨歲月在各人臉上或有或無的痕跡。

 

 

也許是紀錄得太過容易,甚至近乎氾濫;日常要紀錄的事情又有那麼多;多少人有空(或有心)去把照片好好逐一整理收藏?當手機的記憶體裝滿了,便把東西移到電腦;電腦也裝滿了,硬盤一個個地加上去。看到的,是一個個方方正正的塑膠盒子。直到有一天,心血來潮,想把回憶打開來,卻發現多年沒用的硬盤原來早已壞掉;記憶失去了,卻連是生命中的哪一部分都說不上來。生命,原來在一直紀錄的同時,無意中被「留白」了。

 

 

 

 

 

 

 

人的大腦一直是使科學家深深著迷的一個研究項目。人人頭上都頂著一顆軟綿綿的腦袋,體積小小卻有無窮的潛力。上帝造人,據聖經所說是按著祂的形象而創造的。那麼我們頭上的這顆腦袋呢?有多少分像創造我們的主呢?我們的腦袋潛力無窮,但我們卻只著眼面前所見的;習慣紀錄,得著的只是一堆藏在塑膠盒子的數據。雖美其名稱為記憶體,倘若沒有在我們的腦海留下一絲痕跡的話,又如何說得上為「記憶」呢?即使記憶的畫面深刻在腦海之中,卻沒有心靈的感受,也不過就是一個又一個事件的片段,對生命毫無意義。

 

 

你有用心去感受周遭的人與事嗎?還是依然只著眼於看得見、摸得到的有形之事物,並且不斷地儲存累積,得到了一大堆虛無的,而忽略了那些無形、卻真真確確存在的事物呢?新一年,但願大家都能感受到那從天上而來、無形卻實在的基督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