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
俗諺有云「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可見張良足智多謀,為今人所尊崇。張良生於戰國末期,為韓國(今安徽毫縣)的貴族。
公元前230年秦滅韓後,張良憑藉滿腔復仇的怒火企圖刺殺秦始皇不果,躲避於下邳。落泊的張良遇上一位改變他一生的老人。一日,張良閒步下邳橋頭,巧遇黃石公,黃石老人對張良諸多留難。張良受其貴族傲氣的驅使,幾乎揮拳擊打黃石公,但因他久歷滄桑,體驗過人生的種種磨難,於是對老人處處忍讓。老人因而稱讚:「孺子可教」,並吩吩他五日後再到橋頭相會。不料老人卻說他來得比他遲,再相約五天後相見。為免再次來得比老人遲,張良索性於午夜前在橋頭等候,這行動令老人相當滿意,並贈予「太公兵法」。
張良從多次刁難中學到的忍讓,及精研「太公兵法」,終於助漢高祖劉邦奪取天下。宋人蘇東坡在《留候論》中認為:黃石公給予張良最大的幫助不止是「太公兵法」,更讓張良養成「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氣度。憑藉這份不驚不怒的氣度,張良以澄明的心思扶助劉邦,成為出色的謀臣,與蕭何、韓信合稱漢初三傑。
這個史上有名的《圯上老人贈兵法》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一個偶然的恩惠,可能成為扭轉天下大勢的契機。《三國志》中的蜀書說得好:「勿以善小而不為」,說不定我們所行的小善能成為天下的祝福。
蕭太太的故事
「勿以善小而不為」實在是至理名言,受惠者往往因那顆樂意的心和真摯的關愛,而帶來人生的改變……
我在七十年代初上中學,那時希望能多讀點書,打破「女子無材便是德」的觀念。怎料在中二那年,爸爸因搬運重物,不慎弄傷了脊椎,需要臥床休息。爸爸是個三行工人,也是一家經濟的支柱,此次受傷,可謂手停口停,一家六口很快便面對經濟拮据的局面。媽媽對我說:「你是家中的老大,況且已完成小學,倒不如停學在外找工作,幫補一下家計,好讓三個弟妹能完成學業。」
這一個要求使我甚是惆悵,因為我的學業成績平平,不是優等生,在學期中段要申請學校的助學金實在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卻心有不甘,何解女孩子不可以唸完中學進大學。在苦惱無助之餘,便向三數知己分訴自己快要輟學了,這一年將是我跟中學話別的時刻。其中一位李同學,她跟媽媽相依為命,情同姊妹,於是把事情告訴了媽媽。李媽媽當時在香港一家數一數二的中藥店的東主家中當打雜,在言談間,她有意無意地把我的需要告訴她的僱主余太太,余太聽聞此事,頓生同情之心,所以特地約見我。經過一番仔細的交談下,余太太伸出同情之手,協助我渡過下學年開課的難關,而我也靠著堅持和實行半工讀來完成了大學預科的課程,後來更有機會取得大學學位,一嘗夙願。
所謂「得人恩典千年記」,雖然事隔多年,我仍對此事津津樂道,幫助我的人往者已矣,但是她那點慈心,一直在影響著我,每當我知道有人面對經濟難關,特別是快要失學時,我都樂意加以援手。移民英國後,雖然我失去了本來的專業,收入不豐,但仍甘願為有需要者盡上綿力。
少怡的故事
追逐名利、刺激的生活,不但不能叫我得著人生的滿足,反而使我焦頭爛額,在困倦潦倒、討厭自己之際,天父找著了我,使我的生命得著改變,人生觀、價值觀全然被改變。今天,我再不把金錢放在生活的享受和購買名牌上,我體會到助養兒童,讓他們得著經濟和精神的支持,以致有更大的空間健康地成長,能快快樂樂地活一生,是一件極富意義的事。
我的改變來自三個感動:當我接受主耶穌基督為救主後,我下定決心不再向銀行借貸度日,並克勤克儉地每月不單歸還利息,更要還本金,因此扣除租金和舟車費,每月只能用110英鎊,生活可謂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就在那個時候,一位有心人透過第三者給我送來200英鎊,並叫我不用歸還,待我他日有能力時,幫助有需要的人。
有一次,我又正為一個特別的旅程而節衣縮食,怎料在成行前,另一位基督徒給我100英鎊作資助;同年聖誕,我如常回德國跟家人過節,在拆開一封聖誕卡時,卻收到了一位基督徒朋友以金錢替代禮物的心意。這三位基督徒的行動大大觸動了我,那份觸動不是數目的多寡,而是「適時」,使我在艱苦奮鬥中得著關愛與鼓勵。當還清債務後,我便學習幫助有需要的兒童,雖然助養是一個長遠的承諾,但其中所帶來的喜悅,遠勝一頓珍饈百味、遠勝一條名牌裙子,甚至一個有品牌的手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