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
本報記者為拋磚引玉,就思家問題,請來幾位留學生談談他們的感受。希望初到此的留學生,知道過來人如何克服思鄉的強烈情感,會比較容易作心理調適。
◎認識朋友‧思鄉日淡
韻靈已大學畢業且結婚了。回想當年:「我住在舅舅家中。最初的一個月,我很不開心,很想家,常打電話回家,爸媽在電話中常安慰鼓勵,要我記住來留學的目的。到開課後,因要集中精神做功課,心情就好了一點;但一放假不用上課,又沒朋友相伴找點事做,心情又會變壞。
幾個月後,我跟舅舅鬧翻了,搬出去住,這才知道自己不懂家務,不懂燒飯。還好室友比較獨立,也樂意教我做家務,我就向她學習。第二個學期,我開始認識到一些好同學,思鄉之情開始淡化下來。一年後我回鄉探親,心理好了些,知道只要再捱一年,又可以回家的了。慢慢地我適應了這兒的生活,就不再思鄉。」
◎自己動手‧激發潛質
雪莉感到最磨人的,是與親人分離:「與最愛的人相隔兩岸,是件非常煎熬的事。往日飯來張口,今天變成了夢想;火爐雖暖和,總不及老家的狗窩。」
越洋留學,所有事情都得一手包辦。原來自己照顧自己,也可以激發出手腳勤快的潛質。藉清潔居室收拾床舖的機會,視作做運動鍛鍊身體,保持個人健康。雖然單獨生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三年的大學生活中,使雪莉能學習到自律、獨立的思考,性情也日趨成熟,眼光擴闊許多,這可算是她留學最大的收穫之一。
◎愛侶重逢‧不再想家
劉剛是博士生。他說在國外生活,無日不思家,想著太太和兒子,心緒總不安寧,怎麼打電話、安慰自己都沒有用。因此他節衣縮食,拼命賺錢儲蓄,終於在一年半後,把太太和孩子接來,他現在不想家了,因為家人已在身邊。
◎適應容易‧思家難熬
嘉仁剛大學畢業,他初期住在宿舍,找著一位中國同學,就常跟著他。嘉仁開放自己,什麼都跟這位同學說,心裡就沒那麼悶。為了適應生活,他迫自己接受很多東西,如嘗試跟外國人接觸,只看外文電視,在飯堂吃外國人的食物等等。高中時,無權選擇室友,適應的方法就是「接受」。雖然生活不難適應,但與家人分隔兩地,仍是很難熬。因此他初來時,常打電話給家人或以前的朋友:「我天天電郵回家,每天等回郵,每天都期望著收到回信。」後來朋友愈來愈多,就再沒問題了。只有打電話回家或看相片時,才有一點思鄉。到教會去及時常禱告,都帶來一定的幫助。
◎看英文台‧練習英文
香港來的莉莉說,為了學好英語,一有空便看電視新聞,走路時也帶著「MP3」聽收音機,因為這些節目,最能反映社會熱門話題。她也嘗試認識一些「外國人」:「結果我認識了一位外國朋友,她想學中文,我想學英文,彼此成了師生。」
◎學校太大‧先要了解
李奧是大學二年級的留學生,他認為開學前多了解學校環境,對學業有幫助:「我在香港上中學及大學先修班,都只在同一座建築物上課。來英後發覺大學太大,各科有不同的建築物,有時上一天課,要走好幾個不同的地方,初來時常常迷路。又因選課時沒有策略,不知第一課課室與第二課課室相隔很遠,因此常常遲到。後來我發覺,學校的資料包括地圖,在網上都能找到,只是我沒看清楚。因此我提議留學生該預先瀏覽學校的網頁,了解各方面的情形,也可藉電郵向學校或學系的負責人請教、交換意見。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