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生命的旋律: 懷念張子江牧師

2013年11月
文/周簡艷珍(《號角》主編)

 

認識張子江牧師,並非因為他聲名顯赫,曾任香港立法局議員,又是香港的太平紳士,而是因為《號角》月報,而與他建立了文字的情誼。

 

 

記得1995年,我與外子到英國倫敦旅遊,順道拜候英國基督教華僑佈道會(COCM)的同工。當天,由於王光霞姊妹外遊,便安排當時的工場主任張子江牧師接待。但當我們到達了COCM,張牧師卻因換腎後出血,匆匆趕到醫院接受治療,因而彼此緣慳一面。

 

 

當時雖然沒有見著面,但一年之後,卻開始緊密同工。由於王光啟弟兄的促成,《號角》在歐洲創刊;張子江牧師擔任《號角》歐洲版的策劃委員。他不但為《號角》撰寫新聞評論,更積極地為《號角》籌募經費。因他交遊廣闊,在香港及全歐美各地,都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因此得到不少人的支持。記得當時歐洲版的製作費,是從四面八方而來的,這都是由於張牧師努力籌措的關係。

 

 

◎歐陸研討‧聆聽講道

 

如此素未謀面地同工多年,1997年我們終於在德國法蘭克福會面。那是第二屆歐洲教牧領袖研討會,張牧師在百忙之中,仍不忘為《號角》作宣傳;他與王光啟弟兄,臨時為我安排了分享《號角》的機會,讓歐洲的教牧領袖,明白文字聖工的重要;從此,《號角》在英國及歐洲落地生根。

 

 

雖然,張子江牧師在1999年,因健康的緣故,離開了歐洲的工場,定居美國,但他在COCM短短的8年事奉,卻建立了不少影響深遠的事工。記得2005年,張牧師在羅馬尼亞舉行的歐洲教牧領袖研討會中,擔任大會講員,會中他談到自己換腎的經歷:

 

 

「換腎後因未能完全止血,每天血在我體內一滴一滴地流,當時,我深深地體會到,主耶穌為我們釘十字架時,是何等的痛苦!但祂沒有因痛苦而逃避,讓我深深地感悟,主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相信深深領會到主耶穌的大愛,是他竭力傳道、至死忠心的動力。

 

 

◎協助推廣‧香港《號角》

 

2006年,張牧師到香港参加教育活動,仍不忘協助晚輩,推廣《號角》月報香港版的工作。除了在《號角》月報香港版創刊四週年的感恩晚會中擔任講員,還在香港中學校長聯誼會宴請他的時候,把我和另一位同工也帶去,讓我們在其中分享事工,協助我們把《號角》月報香港版,送進中學的校園。

 

 

記得當時幾十位香港中學校長,看到張牧師都十分親切,畢恭畢敬地稱呼他為「張大哥」。這才發現,原來張牧師是校長們心目中的「校長」,在教育界曾威風八面。但他心裡柔和謙卑,對晚輩一向慈祥和藹,從來不以自己光榮的歷史自詡。實在令人欽佩!

 

 

之後,我們有不少機會一起事奉,除了《號角》月報,還有世界餐福等。如今,張子江牧師已回到天家,但他的音容笑貌、作工的果效,仍然留在我們當中。正如經上所說:「是的,他息了自己的勞苦,做工的果效也隨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