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 父母不願意他們長大的一代?

2013年12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 郭杜妙嫻、馮兆雄、方思潔、胡德明、馬日恆、林珊一
文/劼夫

很多人覺得「八十後」是長不大的一代,從某些角度而言,這也許是事實,但追本究源,這現象是先天原因,還是他們不願意長大,或是上一代不願意他們長大?

◎父母仍當他們未長大

為何年輕一代寧願將時間放在打遊戲機、上網、做兼職,卻不將那些時間放在讀書上,爭取更好的成績?為何父母花不少金錢和時間,在物質上給子女供應豐足,年輕一代卻總是提不起勁,對自己的事不著緊?年輕一代不一定知道自己活在幸福中,父母為他們預備充足,但他們卻不會因為滿足父母的期望來生活。

真正沒有長大的「八十後」雖然矚目,但畢竟只是少數。更多的兩代問題,可能落在自以為長大,但父母仍當他們未長大的「八十後」身上。

到了哪個歲數才可以在午夜十二時後回家,或在朋友家中過夜,不需父母「批准」?很多「八十後」父母仍未明白二十歲以上的已是成人,該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活,但當然也要有負上作決定的責任。很多「八十後」覺得父母自小已為他們安排一切,在華人社群中,這情況更為常見,父母的安排更加周密。週末該要學些什麼,中學大學限定怎樣選科,一切都有出於善意的良好安排。孩子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將整套精神放在學業上,獲取最佳成績,是多少華人父母的通病?「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成了父母的永久通行證,為呵護得子女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干涉得子女失去私隱自由而護航。

◎沒讓下一代學習吃苦

若「八十後」不願意承擔責任是一個事實,造成這個局面的,是「八十後」從朋輩身上學習得來這種態度?還是他們自小從未有過承擔責任的經驗?如屬前者,那麼為何朋輩們會養成這種態度,是先天性,還是從家庭中習染?

「五十後」、「六十後」常自詡怎樣吃苦成長,但卻沒有讓下一代學習吃苦來幫助成長。上一代為「八十後」提供了一切物質需要,兩代關係便維繫在物質上,如非「八十後」活到了這個該獨立的年紀,還在仰賴父母的物質供應,就是「八十後」已沒有需要向父母取用物質,關係也隨而變成風箏線。

華人很著重子女的栽培及成就,卻往往忽略了發展兩代的長遠關係。長假期來臨,不難見到很多家庭蜂擁出外,將公路擠得水洩不通,很多華人看見這個情況,會嘲笑他們不肯積穀防饑,將金錢都花費在吃喝玩樂。一家大小去郊外度假,游泳、曬太陽、釣魚,花費不會少,但能培養出兩代一同出外活動的習慣。


◎廿年後80後當家作主

華人「八十後」長大後,發現和父母溝通的機會可能只剩上茶樓,難以找到共同興趣共渡時光。有「八十後」認為,西方家庭兩代間較多共同興趣,子女長大後仍可以和父母在遊戲及運動中共聚,增加溝通機會,華人較少有這方面的溝通。

在「太空人」家庭長大的「八十後」,兩代關係的危機更多。經常在外地工作的家長與子女關係疏離,為了物質,趕不上參與子女的成長過程。到「太空人」家長退休回家,看見「八十後」諸事不如己意,但已失去了教導後輩的時間、空間。後浪推前浪,二十年後社會由「八十後」當家作主是必然的社會進程。當社會發展的引擎由「八十後」操控時,社會向何方發展,我們未能預見,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二十年後的社會必定和現況大大不同。

將「八十後」變成「五十後」、「六十後」的複製品,定必無法駕馭二十年後的社會。要令「八十後」成為能幹的接班人,除了向他們灌輸我們的成功經驗外,還得理解他們的現況、思想,幫助他們發揚優點,彌補缺點,使未來社會能向光明進發。

其他專題文章

(社論) 代溝
代代說代溝
親愛的天父
知己知彼
父母不願意他們長大的一代?
父母上下不討好 子女左右做人難
作個與兒並進的父母

2013年12月內容

專題健康寶鑒天倫樂教會消息智慧之窗珍饈百味生命的旋律生命線生活資訊與你同行遊子情新聞評論歐陸風情職場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