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郭杜妙嫻、方思潔、林珊一、馬日恆、曹子光、胡德明
中國人一向對食百般講究,正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全部跟「食」扯上關係。孔子提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由於儒家十分講求「飲食口福」,促使中國歷代絞盡腦汁去鑽研各種烹調製作,京菜、湘菜、川菜、粵菜、上海菜等已經馳名中外,而中國豪紳貴族飲食中的極品,共有一百零八道菜餚之多,古法炮製的「九大簋」用料非常考究,場面氣派不在話下,口感味道也確實令人讚不絕口。難怪有人指出,提到「食」,中國認第二,便沒有人敢認第一了。提到中國人,就自然教人想起「食」的文化。
事實上,不論你置身何處,只要有中國人聚居的地方,就必定找得到經營中國餐的外賣店或餐館。在英國,每個大城小埠都可以印證以上的講法無誤。最近一份英國報章列出全國十大最受歡迎、富民族色彩外賣店的排行榜,中國餐外賣以25%市場佔有率,力壓排行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別佔23%的印度餐和22%極具英式傳統的「炸魚薯條餐」!其實,英國人花在外賣快餐的消費比重也算大,根據調查顯示倫敦的居民,每個月竟然花費高達£221在外賣快餐上,比起全國平均指數£110高出一倍之多!另一方面,調查亦顯示45歲或以上的英國人,平均一年花費不少於£1270在外賣快餐。這些數據除了進一步說明不單中國人甚或英國人,也樂意花費在「食」的環節上,更加凸顯出中國餐飲業備受歡迎的程度和蓬勃的趨勢。
神創造大地和人類,並且予人最深切的祝福後,緊接的就是向他們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創世記》一29)同樣,大洪水退去之後,挪亞一家離開方舟,神賜福他們,跟著再次提到「食」──「凡活著的動物都可以作你們的食物。這一切我都賜給你們,如同菜蔬一樣」(九3)。從這兩節經文中,清楚可見神將素食和肉食都賜給人享用,是神對人濃情厚意的祝福。
另一方面,聖經多次指出吃喝其實是人生勞苦工作背後,神賜給人類的福樂和享受,人可以盡情來享用(《傳道書》三13、五18、八15、九7)。所以「食」其實是一種辛苦工作後的成果和享受,這可以說與中國人常說的「辛苦搵(賺)來自在食」的講法相近。難怪很多人會在週末或放假期間,選擇較舒適的地方,好好與朋友或家人享受一頓較為豐富的餐宴,偶爾吃頓好的,不也是一種人生享受嗎﹖
除此之外,在舊約聖經追溯遠古的近東文化傳統,也不難發現「食」絕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例如他們會熱情款待遠道而來的朋友和過客,奉上幾乎最好的「飲食」給他們,以表示「好客」的文化。「食」和「好客」有絕對的關係,既是待客之道,也是當時文化中的個人榮譽和面子問題。「食」成為一座無形的橋樑,打通了人與人之間的隔膜。
就算在耶穌的時代,耶穌同樣注重「飲食文化」,雖然祂曾經引用過聖經,指出「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但主耶穌自己亦從沒貶低「食」的重要性。祂也曾透過「食」去接觸不同階層的人。祂在世時,經常出席飲食的場合,祂曾形容自己「也吃也喝」,因而被人大大「抄作新聞」,控訴祂是個「貪食好酒之徒」,原因是祂經常被發現與當時有權有勢、有錢的稅官來往,經常被邀請與某些人一起用膳。不單如此,就算連當時有份針對耶穌的猶太宗教界人士(法利賽人)的首領,也會邀請祂吃飯。當然,耶穌並不是貪圖美食,卻是透過「食的文化」去接觸他們,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並且利用這個管道,在閒談中將從神而來的價值觀、生命意義和永恆的事情與他們分享。
耶穌對「食」的重視是一件不用爭議的事實,在家傳戶曉的主禱文中,亦提到「食」。在耶穌的時代,礙於民生、社會和經濟問題,不是普羅大眾都能夠每天享有食物,耶穌走遍大小城鄉,又豈會不知道民間的疾苦﹖祂又怎會不明白老百姓面對三餐不繼的現實問題﹖所以祂也教導我們向神祈求「今天所需的食物」。甚至當耶穌死而復活之後,祂在海邊向幾位門徒顯現,祂第一個問題竟然是問:「你們有吃的沒有」﹖足證耶穌看重人基本的需要。耶穌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有餐溫飽」,所以就算有剩餘的食物,祂也教導門徒要珍惜,好好利用食物,去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耶穌曾經說過,有一天祂必再來;這一日祂要與一切信祂的人吃一頓超級豐富的「大餐」。耶穌渴望可以與我們在永恆中相遇,一起「同桌吃飯」。
的確,在華人傳統文化中固然講究「食」,甚至不少華人教會舉辦稍為大型和特別聚會的時候,都會在會前或會後加插聚餐在其中;此外我們也別忘卻關注人的基本需要,能得飽足委實是神賜給人類無比的祝福;能嚐各樣美物的甘味,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同時,「食」更加可以成為一座橋樑,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容易建立友誼和關係,甚至透過「邊食邊分享」,將打開天上大門的心路也闖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