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青年園地: 甜絲絲的施予

2013年6月
文/依陶

 

常言道「施比受更為有褔」,這是一個什麼道理?「施」是給予;「受」是接受。不是接受的人才是有褔氣麼?打開雙手加上道謝一句便能輕易獲得別人努力後的成果,何樂而不為?與其說這是懶人的聰慧,不如說這是勤勞人的愚昧。到底他們為什麼願意將自己努力後的成果白白地送出,與別人分享他們所擁有的?

施予的定義非常廣泛,大至捐款小至讓座,也算是施予的一種。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關於拾海星的故事?這個故事由衷地感動了我,或許這也成了我多年來做義工的推動力。故事說有一個青年人黃昏時在海灘漫步,看到遠處有一個老人在沙灘上撿拾著在潮退中擱淺了的海星,一只又一只地拋回海裏去。青年人知道這些擱淺的海星,到明天天亮便會曬死,他便對老人說,這樣做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海灘上有數之不盡的海星,你這樣一只一只地拋回海中,根本是浪費時間。可是老人卻回應說:「至少,對於我手上的這隻海星而言,實在是有很大的分別!」

 

 

或許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自己有很多的不足,沒有多餘的能力去幫助別人。拾海星的故事啟發了我:不必要確定付出的能力足以改變整個情況才去施予!伸手助人或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行動,卻令接受者得著一份祝福。舉個例子,在地鐵上看到幾位老人家沒有座位,站也站不穩。可能我們會想:即使我讓座,也只能幫助到其中一位老人家,為公平起見,倒不如自己繼續坐下去好了。可知道,當我們願意讓座的時候,至少我們已經幫助了一位老人家,而對這位老人家來說,可算是一份誠摯的關懷。

 

 

多年來一直很喜愛參與義工活動,深深體會到「助人為快樂之本」的道理。讀書時期,有的是時間和精力,四處跑來跑去當義工,常視之為週末的活動。畢業後出來社會工作的我,多餘的時間雖然少了,卻仍堅持著拾海星的精神。因為每當我看到被祝福的人那份從心底發出的微笑,我便知道那絲微的施予已經發揮了作用,成為別人一點點的祝福。撫心自問,多年來我蒙受的祝福多不勝數,在我接受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將這些祝福分出去,讓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說到底,施予不在乎多與少,而是在乎那份願意付出的心和助人後的快樂和滿足!難怪說「施比受更為有褔」,因為那份滿足不單停留在物質上,乃是更深層的心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