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 今日話昨天

2013年8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郭杜妙嫻、馮兆雄、陸思齊、方思潔、胡德明、馬日恆、林珊一

 

 

過去的半個世紀,科技發展迅速,把人類從一個人力、機械的世界,帶進一個光纖、智能的新世代,人類的生活方式來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躍進。

 

 

四十年代,英國的城市有軌電車和小車到處跑;香港仍是轎兜和人力車的世界,還有「嘩啦嘩啦」接駁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以馬達發動的小電船,相信六、七十歲的人士,必能津津樂道,回味當年。

 

 

◎香江公共交通

 

五十年代的香港,可算是百花齊放、新舊交融的時刻,除了轎兜、人力車、汽車、摩托車外,還有巴士和「噹噹噹」的電車,巴士和如蟻行的電車是當時平民百姓主要的交通工具,車上還有售票員賣票,那約一吋乘兩吋的小丁方票子如今也成了文物,如果你仍保留一張的話,相信價值必超出面值幾十倍;更想不到這「噹噹噹」在香港市內走了大半個世紀,仍繼續為香港寫著交通的歷史。除此以外,九廣鐵路(現稱東鐵)的蒸氣機車也在五十年代末期被柴油機車所取代,比起今天又靜又快又舒適又環保的電氣火車及地鐵實在大相徑庭了!

 

 

◎交通基本靠走

 

提起柴油火車,你定會想起回鄉者扛著擔挑為親友帶食物、衣服、日用品的片段,人際間血脈相連的濃情,都融在從羅湖車站走過深圳的關卡中。當時中國的農村,資源比較缺乏,不但絕大部份人沒有乘過公共汽車,就是自行車,也只是極少數家庭才有,人們主要靠步行、畜力車等;運輸則靠獨輪車、大車和地排車。「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正好幽默地道出中國五十年代大多數地區的真實寫照。當然在城市也有公共汽車、自行車,但為數卻很少。

 

 

◎行車隧道出現

 

六十年代,人口激增,資本家帶動了經濟蓬勃發展,使香港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隨著經濟增長,交通工具因運輸的需求而轉趨機械化,人力擔抬的轎幾近絕跡,巴士和電車仍為主要的陸上交通,為應付頻繁的交通,第一條的獅子山行車隧道在1967 年通車,自海底隧道及地鐵先後在72 年及79 年通車後,電船成為絕響,渡海小輪的重要性也相應大減,但比起今天的交通網絡,仍有一段距離。一位生於60 後的女士憶述:「那時候沒有地鐵,如果要到港島區探望外婆,便要乘坐過海巴士,需時一個多小時。還記得有一次要到啟德機場送阿姨出國,因當時部份去英國的航班是半夜升降的,我們只好半夜起床坐了一個多小時巴士才到達機場。」

 

 

◎出國是件大事

 

提起機場,一個70 後馬上補充說:「當時交通網絡沒有現在這般完善,人口及車輛都少,不過出國是件大事,到機場送機也是一件大事。」一位50 後的女士也想起當年來:「五零年代唸小學時,老師解釋一輛飛機能乘載很多乘客,還有很多設備,那時那個小腦袋,實在無法想像。初中時一位好同學移民海外,到機場實地看看這隻機械大鳥,並依依惜別。那邊廂,送兒子到外國深造,也哭得死去活來,因為一別三、四年啊!當時的莘莘學子,往往要學成才衣錦榮歸,其一是機票價格相當貴。不像現在交通方便,學生在期終或放假,便回家走一趟。」

 

 

◎剛上機又回來

 

另一位爸爸也應聲道:「三年前,女兒的中學同學要出國去,九月份大夥兒去機場送行,小妮子們感情份外豐富,不捨之情盡見於通紅的眼睛和行行淚水。及後,這負笈留學的同學於十月中旬便回家一行……」生於交通方便的當世,坐飛機的機會實在比前大增。80 後的女士,也急不及待地發言:「少時經常坐公車,雖然時間長,但也沒有太多選擇;那時香港開始引進空調巴士,可是父母因為要省錢,有時還是會刻意等沒有空調的巴士才上車。隨著時間過去,交通網絡改善得非常快,各地交通網路得以連接起來,鐵路交通更是把車程時間一再縮減,是小時候沒有想過的。」

 

 

◎自行車的海洋

 

從國內移居英國的黃先生也提到:「七十年代的中國更成了『自行車的海洋』,在七零年代末,「永久、鳳凰、飛鴿」的自行車推出市場,要憑票購買,當時有一輛自行車,仿如現在有一輛轎車的感覺,自行車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後期有錢才買摩托車……」

 

 

時代巨輪的運轉,交通工具和網絡,隨著科技和需要,日趨進步,帶給人類快捷而舒適的生活。新一代以車代步,結果卻要到健身室去使用跑步機、騎自行車等以運動四肢,年前在倫敦市推出的「租賃自行車」新意,甚受年輕一代歡迎,除了解決泊車的問題,也可以運動筋骨,可見身體要勞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