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
文/陸思齊 聆聽版 (由全人佳音網台提供)
在做每一個決定之前,我們都要權衡輕重,理性地分析各樣因素,從而得出結論。從科學研究及社會文明的角度來看,每個社會都絕對有其必要支持大學發展,不過現時的大學教育系統似乎漸漸脫離了現實需要。現在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大學生失業率高企的問題,其中以西班牙的情況最為嚴重,超過一半大學畢業生失學失業。不少剛畢業的學生發覺自己不能立即找到工作,就開始攻讀第二個學位,或者做研究生、升讀博士,有人甚至讀完數個學位,到了三十多歲還是沒有找到工作。根據筆者的觀察,有兩大原因促使了這個現象:
◎宏觀供求失衡
這種失衡也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不少準大學生在選擇學科時都紛紛報讀某一類當時「最賺錢」的行業,於是他們畢業後就出現供過於求的問題。這一類可解讀為正常的經濟週期,當學生發現這個情況就減少報讀該項專業,那時供應減少,供求便會再次回復平衡。第二類則比較難以處理。無可否認,每個科目也有其重要性,而它們根據實際需要和情況,發展為一個個獨立的專業也是時勢所趨。然而,不少大學卻利用此藉口,開辦了很多比較偏門的科目,令本來學術水平未能入讀其他學科的學生得以進入大學門檻,從而增加盈利;而這些學生則利用政府資助,報讀這些新開學科來換取大學生的身分。事實上開辦偏門科目本身不是一個問題,但當很多大學都同時開辦這些課程,就會令這些行業出現供過於求的問題。於是,這些學生在畢業後,就會發現極難投入相關行業,白費數年寒窗之功。
◎學生心態僵化
當大學畢業生花了數年青春鑽研某個專業,到畢業時卻發現相關專業人才數目早已過了飽和階段。他們只有兩個選擇:拋開大學生身段投身沒有大學生學歷要求的行業;再次投身校園,報讀其他專業或進深本來的學科。首先,若然該專業已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那繼續深造又是否能確保投身有關行業?此外,當這些失業的學生報讀其他學科,不就使其他學科也出現供求問題,致使大學生整體供過於求嗎?這個推論其實已得到不少數據所支持,其中之一是,大學畢業生和非大學畢業生的起步薪金差距,已經逐漸收窄。
我並非「讀書無用論」的支持者。相反,我認為讀書、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資之一。而正因為我以投資的角度看大學教育,我會更小心衡量所投入的資源──不單金錢上的支出,還有時間等機會成本和投資的回報比較。
有人說,讀大學可以增廣見識,培養一個人的修養和深度。我不反對這個主張,而這個見解也有它的道理,但若然有決心朝這個方向走,即便受資源所限也定能殊途同歸,就像以前大學制度未成型時,一樣有其他方法達到同樣目的。反之,若單抱著「人有我有」的心態進大學,這個學位可能不過成為人生中另一件將來或會遺忘的奢侈品。
人生之中,每個人有不同的終點,所以怎可能說每人都必須走相同的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