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
文/慕道者 聆聽版 (由全人佳音網台提供)
五年一度的英國大選將於五月舉行。不少旅居英國的華人常有一個觀念,認為英國大選對我們的生活影響不大。事實是,透過選舉,人民可以表達對政府的支持或反對,對少數民族而言,投票權是極為寶貴的,我們不應放棄。以下為讀者簡介英國的選舉制度及淺談其利弊。
英國的政治體制由君主、上議院及下議院三部分組成。君主是世襲的,上議院由貴族組成,下議院則由選舉產生。時至今天,君主不過是象徵性的人物,上議院的權力也非常有限,一般的法規和政策都由下議院決定,上議院一般只會提供修正案。首相由下議院議員選出,然後首相會任命議員,組成內閣成員。
英國國會選舉採用簡單多數制,領先者當選(First Past the Post)。現時英國有650個選區,每個選區的選民只可選擇一位候選人,無論參與的投票者有多少,結果會由得票最多的候選人取得議席。用這個方式好處有三。第一,過程簡單、直接及相對公平。所有符合投票資格的人都可以參與,但為何只可稱之為相對公平?筆者暫此按下不表。第二,在此制度下,議會一般也會由一個政黨取得多數議席而成為執政黨,這樣可使政府有一個明確的施政方針,能較有效地運作。若該政黨表現不對辦,選民也可以於五年後的選舉踢走現時的執政黨。第三,在這個制度下極端黨派一般都很難取得議席,這樣可使英國的政治環境更加穩定。
長久以來,英國都由兩個大黨主宰,而且社會階級分明,人們對自己的階級有很高的認同,工人階級投工黨,中產階級投保守黨,基本上,其中一黨當選,也沒有人會質疑其合法及代表性,所以這個制度行之有效。然而,社會模式不斷改變,市民的教育水平上升,在決定投票給誰時,個人身分和階級的影響也越來越小,人們會仔細對比每個政黨的重要政綱,再選出自己所認同的候選人。以前兩大政黨合共能取得九成以上的選票,但現時不少選民為表達對個別立場鮮明的小政黨之支持,也會投他們一票。(當然,由於這些政黨所得的選票未能超過兩大政黨的候選人所得之選票,所以還是沒法當選。)像在2010年,兩大政黨所得的選票合起來只有四分之三左右,但他們卻坐享接近九成的議席,令人質疑現時制度的公平及合理性。近年,此情況更加嚴重,甚至去年兩大政黨都不能成為執政黨,結果要組成聯合政府。有不少人已經指出,這個制度既不能確保獨立政黨組成的政府能高效運作,也不能合理反映選票取向,因此,現時不少聲音希望可以使用「比例代表制」來取代現有制度。自1997年工黨贏得大選後,在議會成立了一個委員會,探討如何改革英國議會制度的方案,在2011年,英國就曾就選舉制度舉行了公投,雖然投票結果顯示,超過六成參與了投票的人都反對用排序複選制(Alternative Vote)來取代簡單多數制,但這亦無阻各界人士繼續討論改革的可能性及方式。
下一期,大選結果出爐後,我們將探討有關意義和可能帶來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