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
文/李道宏
圖/ Ines Lee 聆聽版 (由全人佳音網台提供)
這次過節,難得四個孩子都要回來與我們共度。
「我有重要事宣佈!」在餐桌上,妻子突然神秘兮兮地說,全家都安靜下來,有的放下手機,眼睛睜得大大地盯著她;連我都不禁怔了一下,因為她少有用這種語調做開場白。
「我剛剛繳付了你最後一個學期的學費。」妻子對著大兒子微笑。他是家中最後一個完成學業的,若一切順利,今年應該能從研究所畢業。
「謝謝媽媽!」大兒子滿心歡喜地回應。
「小弟不是還在讀研究所嗎?」已經就業的小女兒搶先問。
「是的,但他的學校負責他的所有學費!」妻子解釋。
小兒子大學畢業後成為中學數學老師,再進修是學校的要求和鼓勵的事。「要升為副校長,一定要有碩士的資格。」
小兒子一向不太在乎金錢,但他卻相當清楚職位、薪資和學位是脫不了干係的。
「反正弟弟現在還沒有女朋友,讀書總比在網上看電影好得多。」小女兒說。
「可是……我不能保證畢業後,能把你們的投資賺回來,你們的投資也可能會付諸東流。」讀法律的大兒子裝著一副可憐樣對我和妻說。他是家中最愛開玩笑的孩子。
「你未免太傻了!我剛剛看了一份政府報告,在美國,擁有大學教育的,一生所賺得的薪資是只有高中教育者的兩倍。」大女兒一本正經地讀著手機上的內容。
「那麼,像我這樣有博士學位的,能賺多少呢?」大兒子故意做出一臉期待的表情。
「平均要比一個高中畢業的人多賺三倍。」大女兒回答。這個答案立刻讓大兒子歡呼起來。
「不過前提是你不被老闆開除。」姐姐再補上一句。
身為華人家長,我們也要求孩子儘量多受教育,這是傳統的價值觀,也是移民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因為更多的教育機會,就等於將來有安穩、受尊重的就業機會。
而身為相信耶穌的父母,我們篤信,要是孩子有好的教育,卻沒有認識神,在信仰的傳承上失落了,那份極大的虧損,將會大大影響他們的價值觀。
「從你們出生前,我們就開始儲蓄,為你們的教育經費做好準備。」妻子開始說。
「我們知道,你們是省吃儉用的,爸爸做兩份工作,早出晚歸,全年無休。你晚上還要幫人家修補衣服,包水餃貼補家用。」大兒子戲劇化地描述。
「你看太多亞洲電影了!」二女兒笑著。
「那是事實,我記得很清楚40年前,你們祖父祖母移民來英的時候,就是這樣開始的,你們的祖父、我的爸爸有一次給我看他的銀行存摺──他辛苦攢起的儲蓄,就是提醒我要努力讀書。」我腦海中浮現高中那年,父親訴說對我的期望。
「我們辛苦,就是要給你們好的教育,將來日子也比我們容易過。當然,也是要讓我們退休後,生活可以有個依靠。」我半認真地說。
那天晚上,躺在床上熄燈後,我問妻:
「四個孩子的教育費用,一共花了我們多少錢?」
「太多了。」妻子簡單回我三個字。
「到底多少?」我追問。
「若告訴你,你會失眠。」她說。
「至少,我們的孩子有讀書的條件,自己也上進,我們就應當感謝神了。我們更是要為他們能繼續愛主祈求。至於錢,花在孩子的教育上是值得的。」她說。
聖經《箴言》二十二章6節:「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