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苗
幾天前,我的兩個中一學生在課室裡吵架。雖然他們都知道整件事是源於誤會,但仍繼續指責對方的不是,不停地自辯和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就算當中有道歉的,都缺乏誠意,充滿著不滿。整件事情是建基於誤會與校園欺凌的問題,但重點不在於他們說的話或做的事,而是他們如何面對和處理不公平的待遇。
孩子的感受
其實這些學生很清楚知道遇到欺凌時應該怎樣做,同時他們也知道有機會連帶的問題,例如他們都懂得要跟老師反映,但不是每個老師都會相信他們,有些就算相信,也可能會懶得去處理。又或是像我一樣,很難辨別誰是誰非,是欺凌者不認錯,還是受害人作假?慢慢就像跟《狼來了》故事一樣——連成年人也很難去分析誰對誰錯。由於這些種種原因,很多學生會選擇自己去處理問題,用自以為對的方式去爭取自己的「公義」,導致他們犯下更多的錯誤。
不少小孩(包括小時的我)都覺得大人不會明白他們的感受,所以也就不理會大人的勸告。在開解孩子時,他們最需要的不是長篇大論的說教,而是一位有同理心的聆聽者。小孩在面對這樣的人時,會較容易打開心,也較容易聆聽和接受其關懷和勸勉。
分享過往經歷
每當我遇上受欺凌困擾的學生,就更明白神為何容讓我小時候被欺凌。就這次的事件,為了讓他們明白,我把我小時候的經歷告訴他們,尤其把重點放在他們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上——絕不還手,並原諒欺凌者。無論那些人如何不公平地對待我,我都沒有還手,因為我不願做出不對的事,否則那只會令我跟他們一樣,成為做錯事的人;還有更難的,是要去原諒那些人的過犯,不記在心裡。我也是過了好幾年才能完全放下對那些人的恐懼和憤怒。雖然這些學生還小,未必會完全明白我說的話,但看著他們表情軟化,留心聽著我的經歷,並且跟對方認真道歉,我想他們的心多少也有一些變化。
當然,我面對挫折和不公平待遇的方法,不是對每個人都適用,但是背後最基本的原則是不變的。不論這些學生能否完全明白這些道理,我只望能以自身的經驗和同理心去鼓勵他們走正義路。
「但你們若因行善而受苦,能忍耐,在神看來,這是有福的。」(新譯本《彼得前書》二章20節)
作者簡介︰九○後,出生於香港,初中時夢想當老師,現於英國公立學校執教生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