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谷
有時候我正在忙,兒子跑過來說:「媽媽,陪我玩」,或者「媽媽,讀書」。我會和他說,「等一下,媽媽先洗碗」;「等一下,媽媽先做……」次數多了,兒子也學會了說「等一下」。
「寶寶,吃飯了。」
「等一下,還沒有吃飯。」
「寶寶,洗澡了。」
「等一下,還要玩。」
我開始意識到兒子在學我的言談舉止。人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因為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模仿對象,父母的一舉一動,孩子盡收眼底。為了不讓兒子有藉口「等一下」,我學著趕緊放下手中的事,或讓隊友先照看他。
兒子快要兩歲了,正是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不要」是他的口頭語。為了教導他正確表達,我會注意自己的措辭,樹立該有的榜樣。當他跑的時候,不說「不要跑」,而是說「慢慢走」;觸碰危險物品時,不說「不要碰」,而是說「小心,注意安全」。現在即使他還會亂跑,可嘴上卻說著「慢慢走,慢慢走」。
當然也有失敗的時候。兒子吃飯是讓我很頭痛的一件事,遇上挑食、胃口不佳時,吃兩、三口就不吃了。有一天我忍無可忍,就對他說「算了,算了!」從此,只要他不想吃飯,就說「算了,算了。」讓人聽了又生氣又好笑。
父母是門檻最低的職業,幾乎人人都能成為父母,卻是難度頗大的職業。當全職媽媽兩年以來,越來越發現,育兒就是一個不斷改變自己和提升自我的過程。孩子的一切問題,源頭都在父母那裡。當我生氣,想開口罵他或對他甩臉色時,我會考慮他以後的情緒處理,因此我要先收斂自己的情緒。
李玫瑾教授在一段演講中說到:「孩子在聽得懂『道理』之前,他已經在形成某種看法。」幼小時的耳聞目睹,決定他以後的觀念與處事。因此,父母文雅與審慎的言談舉止,就格外重要。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我要先成為那個樣子。我也常常開玩笑說:為什麼要生一個孩子磨練自己!
正因為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所以讓孩子從小認識上帝是至關重要的。疫情前參加教會聚會,聚會時間正好是兒子要午睡的時間,我就讓他在教會裡睡。後來有一天,我問他去教會做什麼?他答:「睡覺。」另外,這個「小罪人」平時很喜歡讀書,但當我一打開《聖經》,他馬上就說:「合上,合上。」這也讓我反思,是不是應該更早點給他讀《聖經》,讓他知道去教會的意義。
耶穌曾斥責門徒攔阻小孩到祂的面前,使孩子失去得到祝福的機會(參《馬太福音》十九章13-14節)。這提醒自己,不要以為孩子年幼無法明白福音,就耽誤了孩子認識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