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 :難為「正」「負」定分界?

維奇

 

 

在現今的新媒體時代,我們不難看到親朋好友在網上分享各種積極勵志的正能量圖文,每當有人在群中「吐苦水」的時候,就有一大堆人留言鼓勵要往正面看。誠然,保持樂觀的心境是重要的,但真誠面對難處,敢於處理自身的負面情緒,對個人的心理健康更不可少。由此可見,負能量並不完全是壞事,反而正能量使用過分,會變成「毒性正能量(Toxic Positivity)」。

 

 

 

 

什麼是「毒性正能量」?

 

毒性正能量指一個人只專注於積極的事情,拒絕任何負面情緒。就像吃營養補充品一樣,使用過多正能量會掩蓋真實的情緒和生活經驗,從而變得有毒,使人陷入逃避、否認和壓抑的情緒狀態中。其實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會有嫉妒、憤怒、怨恨和貪婪時刻。假裝整天都積極向上,其實是在否認人性的真實情感與反應。

 

 

「中毒」的跡象

 

以下是一些在「中毒」後的常見表達和內在經驗,以幫助大家自我檢查一下:

 

• 常常隱藏、掩飾自己的真實感受
• 嘗試用其他事情來沖淡、消除負面情緒
• 因自己有負面情緒而感到內疚
• 常常引用「感覺良好」一類籠統的用字來總結他人或自身的體驗
• 跟存有負能量的人灌輸「可能會更糟糕」的視角,而不是認同他們的情緒歷程
• 會責怪那些釋放負能量的人
• 經常用「命中注定」、「就是如此」來移除困擾自己的情緒

 

 

「毒性正能量」的害處

 

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說:「我寧可感覺完整,而非感覺良好。」過分使用正能量對我們的心理有何不良影響呢?

 

 

無視羞恥感:羞恥感是與生俱來的。研究心理學的人發現,當一個人嘗試隱藏或否認負面的事情時,就是羞恥感作祟之時。你可以撫心自問,有什麼事情是你完全不想別人知道的呢?如果有,那些事情很可能就是羞恥感所在。羞恥感帶來的掙扎是需要正確地處理的,可是僅僅將正面的看法硬施在自身的掙扎上,會使人最終無視自己的羞恥感,但掙扎仍在,偶爾還隱隱作痛。

 

 

過分抑壓情感:當人否認或避免負面情緒時,它會變得更大。當你越發感覺到,就越發告訴自己不要關注。這樣的惡性循環會令這些情緒越發嚴重,因為它們仍未得到妥善處理。幾項心理學研究都表明,隱藏或否認負面情緒會導致身體承受更大的壓力,並增加脫離痛苦漩渦的難度。

 

 

與他人關係疏離:當一個人在否認自身的真實感覺時,他正在為自己構想一個虛假的世界。從外面看起來牢不可破,但裡面卻暗藏著一顆容易受驚嚇,且渴望被擁抱的心靈。再者,一個人自身關係的健全,也會反映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如果你對自己的情緒不誠實,又如何要求別人在你面前坦誠?一個充滿偽裝情感的人,只會吸引更多同樣是偽裝情感的人,導致碰上脆弱的親密關係和膚淺的友誼。

 

 

那該怎麼辦?

 

情緒與「正負」無關,而是用積極與消極來區分。積極地面對情緒,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事情;例如說,如果你對辭職感到難過,可能代表這工作經驗對你很有意義; 如果你對某事情感到焦慮,則可能意味著你對事情在乎。研究表明,如能用文字或圖像表達感受,將情緒「移走」,有助我們調節壓力。當我們懂得尊重、正視和處理自己的情緒,我們就能開懷接納自己和身邊的人,並且能更好地幫助他人。

 

 

幫助他人並不是要強逼人態度積極,因為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作家布倫內・布朗(Brené Brown)曾作出一個很好的描述:如果同情心(Sympathy)等同在對方陷入深坑時,你站在高處向他大聲呼喊;同理心(Empathy)就等同你下到坑中,跟對方一起面對。 所以當你需要安慰別人時,可以試著說:

 

 

「說出你的感受吧,我在聆聽。」而不是「別想太多了,積極一點!」
「我看到你真的有壓力,我能為你做些什麼?」而不是「少擔心,要開心啊!」
「痛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你並不孤單。」而不是「踢走負能量吧!」

 

 

《聖經》裡也充滿了情緒管理的智慧,在此跟讀者分享一下:

 

 

「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傳道書》三章4節)
「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人:或譯事)。不要自以為聰明。」(《羅馬書》 12章15-16節)
「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上帝)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哥林多後書》一章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