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 英國中餐業的軌跡

2013年5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郭杜妙嫻、方思潔、林珊一、馬日恆、曹子光、胡德明

 

中餐業是最多旅英華人投身的行業。2010年的一個報告指出,中餐已取代了印度餐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菜式。究竟中餐是何時傳到英國,又是否在傳入後便發展得如火如荼? 眾所周知,最早傳到英國的中國食品不是「餐」而是「飲」。茶葉在16世紀傳入英國,自此便深受名仕貴冑所喜愛,但中餐並未乘茶葉的流行而傳入。

 

 

 

 

19世紀中葉,中英貿易漸趨頻繁,英國的港口城市利物浦及首都倫敦開始設有簡單的中式雜貨店及飲食檔,供一眾中國海員、碼頭工人及學生光顧。這些餐館主要將一些肉類及蔬菜落鑊,炒出的菜式統稱為「雜碎」。1884年在倫敦舉辦的國際健康展覽中,赫德爵士(Sir Robert Hart)向公眾推介中國食物並由北京及廣州聘請了廚師為來賓預備中菜。可惜當時的大部份食評家並未因此而接受中餐。

 

 

20世紀初,飄洋過海的華人海員開始在英國落地生根,大多在英國開設洗衣店,小部份則開設中餐館。利物浦及倫敦便在這時擁有了第一間正式的中餐館,主要的顧客仍然是中國同鄉。在1908年,第一家正式註冊登記,名為The Chinese Restaurant的中餐館在倫敦西邊的玻璃屋街(Glass house Street),皮卡迪利廣場(Piccadilly Circus)區開業。同年夏天,Chung Koon在蘇豪區開設「美心(Maxim)」,而「美心」至今仍在倫敦開業。

 

 

在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的中餐業發展停滯不前。在二戰之後,由於英軍從遠東回國,他們對中餐的鍾愛帶動了對中餐的需求,使中餐業如雨後春筍般在紐卡素、伯明翰、愛丁堡及曼徹斯特等地開業。至於中餐的外賣業務,則由Chung Koon的兒子John Koon在Bays water經營的Lotus House首創。因John Koon經營有道,不少華人也爭相採用其經營模式在全國各地開設中餐館及外賣店。

 

 

時至今日,英國的中餐業已由起初的「雜碎」演變成包含大江南北菜式的龐大行業。管理模式亦從起初的家業形式逐步演變成有效率的企業管理。而現代的中菜總廚已開始融會了西餐的精髓,上承傳統菜餚的特色,下接色、香、味的創新演繹,務使中國菜在國際舞台上與其他菜式分庭抗禮。

 

 

參考來源:http://www.ming-ai.org.uk/chineseworkfo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