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 (社論) 不知生死 焉知人生真諦?

2013年9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郭杜妙嫻、馮兆雄、方思潔、胡德明、林珊一

 

 

自古以來,無論是西方的能人,或者是東方的哲士,窮盡一生的腦力,都難以突破人生死的問題。到底人死後往哪裡去?到底人為什麼要生存?這兩個問題悠關重要,乃在乎於人若無法測透生與死的問題,就無法獲得人生在世的意義。人的精神與靈魂都相信人在世活著,必定有比單單只求生存更大的意義;若人只是為生存而生存,我們就和地球上所有的昆蟲與動物沒有分別!可惜我們每個人都只有一條命,在世界只能走一回,既不肯定是否有前生,也測不透來生將如何?於是各家各派都提出一套各自略有所悟的理論,希望在生死的問題上冠以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大多數的宗教都首先為人死後將往哪裡去,擬定出一套理論,從而來規劃人今生的造化和目的,甚至提出可能前生而來的因果報應。哲學則大有不同;哲學已經接受人之生死既已定,就不再多作討論,轉而研究人生在世的目的與意義。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人若連今生的存在意義都無法參透,何來能知道死後的去處呢?儒家把焦點擺在生之時的仁義道德,而不是死之時茫然失措;所以他們敬鬼神而遠之。除孔子外,亦有司馬遷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與孔子思想無獨有偶。

 

 

 

 

這些都是廿世紀以前,人們絞盡腦汁、引人入勝的問題。來到了廿世紀以後的世界,尤其是經過了兩次世界大戰,以及連年的天災人禍、面對各樣的能源危機、經濟危機等等,這些生活的壓力已把大城市的現代人逼得喘不過氣來,鮮有人再去研討生與死的問題。尤其是後現代的人,均認為沒有什麼理論,無論是宗教或哲學,都不能為人類提供什麼答案;人生既不是一條直綫,生命也不可能借一套的理論來强作解釋;生命其實是一連串複雜且不可能理喻的東西。後現代的人為自己無權選擇不生下來而憤怒,認為死後往哪裡去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問題;對生存不帶有任何值得興奮的期望,更別說是追求長生不老的祈願。因此,後現代的人不再熱衷生與死的問題,「信仰」也鮮有出現在他們人生的字典裏面。他們所尋求的是徹底又現實的享樂,是即時能滿足感官的慾望。正因為如此,這一代的人是最冷漠、也最自我的,而更可怕的是,他們是最孤單無助的!

 

 

或許這一代的人,體驗到一切哲學、宗教理論的破滅所帶來極大的痛苦,但卻必須意識到如果世界不再存有真理、人生真是沒有存在意義的話,那是一個更快、更徹底「自我毀滅」的世界!

 

 

與其相信「這一刻就是永恆」而選擇「今日有酒今朝醉」,我們何不重新啓動對生死的探索,從而對生命有所期待。人雖然不應該著迷於生死的問題,卻也不應該置之不理。它畢竟是人生的兩個重要問題,並且與我們今生如何渡過極其悠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