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生活組曲: (餐飲佳音) 中餐競爭大 生意更難做?

2015年6月
文/李冠良

 

 

前幾天收到老朋友發來微信,問我近來怎樣?給他一個回覆:「很忙」,他再問:「是生意嗎?」「不是生意,是教會」我回覆道。

 

 

當天晚上跟他通電話,談不到幾句,話題便從問候轉到生意上。談及生意時,他的語氣由平和轉為激動,繼而開始投訴生意難做,競爭越來越大,且越來越多:以前只有自己一家獨市生意,現在別的店開了一家又一家,而且除了中餐,還有各種各類的:印度餐、土耳其烤肉(Kebab)、比薩餅(Pizza)……總有一種對口味、總有一家在附近!

 

 

 

 

以前只有中國人會煮中餐,現在在商場的快餐區,也經常看到非華人面孔的人,拿起菜鍋鑊鏟不停翻炒;在朋友的外賣店,我更看過不同國籍與膚色的廚師們,焗叉燒、煮雜碎,樣樣皆能!遲些可能越來越多中餐館的老闆都不是華人了。今時今日,要買中餐不再一定要到外賣店去,在很多超市都能買到不同的中式外賣:香酥鴨、星州炒米、甜酸肉、炒飯……雖然味道未必好,材料未必新鮮,但勝在價格比外賣店便宜,對要求不高的客人來說,絕對划算!

 

 

餐飲業的營運方式不斷改變,這些改變是因「競爭」而起,生意變得越來越難做──以前的餐牌就只有簡單的雜碎餐,之後加上了京菜,到現在連星、馬、泰餐也能在中餐餐牌上找到;同時,生意利潤變得越來越薄──以前進中國餐館是高消費,現在的任吃餐(All You Can Eat),只要付十多英鎊就可吃到撐!運作變得越來越複雜──現在的外賣店已不再是「Take-Away(客人自己取走)」了,而是「Free Delivery(免費送上)」。送餐服務為外賣店帶來了不少運作上的問題,如送餐人手、出餐效率、客人等餐時間等等。

 

 

如果單從表面上來看,似乎只看到重重挑戰,然而,每一件事情都有兩面:有好有壞,有正有負,所謂「有得也有失」,就看我們怎樣去面對。競爭一方面可為我們帶來進步,叫我們處事更積極認真;但若用錯方法處理,競爭便會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疏離,因為競爭會產生比較,比較會產生驕傲或自卑。心態不正確,問題、是非便會出現,破壞人與人的關係。聖經說得好:「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四章23節)我們心裡想什麼,就會做什麼;我們的心怎樣,人也是怎樣。因為人的思想(所想)、言語(所說)、行為(所做),一切都是從心而來,從心而發。

 

 

中國人有句話:「同行如敵國」,但細心想想,「同行」是否就一定要「競爭」呢?是否有「競爭」就一定是「敵人」呢?可否將競爭變成良性,甚至變成互助、使大家互相得益,而非互相比較、互相謀算與破壞呢?

若處理不當,「競爭」會走進人的心中,使人變質,產生反效果,變成「爭競」。「競爭」是從外在環境因素而引起,而「爭競」卻是因內在的心態所引發。兩個字雖然看似一樣,但我們要謹慎,不要將正常的「競爭」變成不良的「爭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