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生活組曲: 再見電線 ─無線傳電可成真?

2015年6月
文/陸志光(電機工程教授)

 

這很可能是不少人每天的生活寫照:早上被「收音機鬧鐘」所預設的最喜歡的電台或唱片騎師的聲音喚醒。步入浴室,隨手拿起已經充滿電的電動牙刷刷牙。在再打開浴室門之前,已經用智能手機查了電郵、天氣預報和最新的交通消息,甚至還可能瀏覽了社交網站,並且更新了一下自己的博客。晚飯後,家中各人都在使用iPad或觀賞智能電視上的節目,而這全都是透過互聯網進行的。

 

 

 

 

 

 

環顧四周,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東西都是透過無線技術去操作的。「收音機鬧鐘」實際上是透過無線傳播運作的,而無線收音機其實已經面世超過一個世紀!來自香港的讀者們,是否記得在無線收音機蓬勃的70年代,很多工廠在暑假時都會大量招聘無線收音機裝配技工?

 

 

至於電動牙刷,它不需要電線就可以接上電源充電,牙刷與充電墊之間並沒有相連的電線或任何金屬的接觸。再想想看你的iPad、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等,都是透過Wi-Fi(無線上網)而取得訊息。

 

 

這些無線技術都有一個共通點──它們都是低能量的。除了電動牙刷外,無線技術都是用於傳遞訊息的而非傳送能源。Wi-Fi其實是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的意思。即是傳遞訊息時,傳真度極高,不會流失數據。最近,越來越多人感興趣的「無線傳送能源」,其實是Wi-Fi技術的伸延。無線傳送能源有很多潛在的好處,也能應用於生活的很多方面。

 

 

◎「電池完了!」

 

2007年,麻省理工學院教授Marin Soljačić在一個月內,有六次忘記在睡覺前將手機放在充電器上,結果被手機「低電量提示」的「beep」聲喚醒了六次。教授問自己:「如何能夠使手機在無線的情況下,自動與屋內的電插頭進行充電?」

 

 

要實用和安全地達到「無線電力傳送」,要求電力源頭與電器(這裡指手機)進行強而有力的電源互換,與此同時,它們跟其他生物和周圍的物件如家具和牆壁等,則只會產生微弱的電流傳送。「耦合諧振器(CoupledResonators)」的物理現象恰恰符合這個描述:具有相同諧振頻率的兩個諧振物體傾向進行有效的能量交換,而跟非共振對象則只會產生很微弱的相互作用。當一件物體的磁場與另一件物體接觸,而引發出該物體的電流時,便產生出「磁耦合諧振」效應。利用這種方式,電能便可通過空氣從電源傳送到一個設備上。科學界的先驅者如Faraday和Telsa,早在一百年前左右就發現了「無線電力傳送」,Soljačić教授和其他硏究者則試圖在此理論基礎上,引用從前所沒有的技術,去實施安全、有效及合乎成本效益的「無線電力傳送」。

 

 

 

 

◎從電動牙刷到電動巴士

 

「無線電力傳送」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其中一個重要的例子就是電動巴士。2014年一月,Milton Keynes實施了全球最大的電動巴士試驗計劃,七號巴士線(由城南至城北)總共有八輛全由無線電力推動的電動巴士,每15分鐘一班,一週七天,行駛於兩個車站之間。巴士每年行駛超過56,000英里,載客量高達800,000。當到達終點站時,司機會將巴士停泊在埋藏有充電板的範圍,將巴士末端的接收板降下來,距離路面四厘米,電力就透過無線傳送到接收板──類似電動牙刷充電的原理。這種無線充電法所發放的功率高達120千瓦,與正常的有線充電法相比,它的能源傳送率高逹九成以上。重要的是無線充電的時間與巴士的時間互相配合,使服務沒有任何延誤。

 

 

◎環保效益大

 

「無線電力傳送」帶來的環保效益是不容置疑的。巴士在Milton Keynes街道每年減少排放五噸有毒的廢氣。在城內,每年會減少270噸二氧化碳。隨著英國的「綠化」發電越來越普及,在未來的年月,二氧化碳排放將減少至少680噸。在德國、意大利和荷蘭也有類似的巴士計劃。可是MiltonKeynes的五年試驗計劃是最大型的。在未來的五年,充電站、巴士的電池、乘客和司機的反應和空氣的質素將提供更多很重要的數據,作為將來發展及規劃之用。

 

 

附圖:無線充電七號幹線巴士(來源:www.eurotransportmagaz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