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時事評論: 甘苦共嘗 相得益彰——談中英教育方式

2016年8月

文/永杉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BBC去年拍的一部紀錄片《中國老師赴英進行中國式教育》。在紀錄片中,中國的教學方法讓英國人領略到中國式教育的先進之處。近日,英國教育部負責學校改革的國務大臣尼克·吉布說,中國式數學教學方法應該成為英國學校的固定標準。教師們也將接受培訓,使用新教科書,學習如何採用中國式數學教學方法。英格蘭地區,將有約8,000所小學在數學教學上採用「中國式教學」。英國教育部還決定在未來4年內,投入4,100萬英鎊,用於購買教科書及相關培訓的開支,同時還將建立35所專業數學教學中心,作為普及「中式教育」的平台。

 

 

 

 

 

 

 

 

 

 

 

英國如此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讓許多國人感到迷惑:中國式教育不是一直讓人怨聲載道嗎?題海戰術、死記硬背、填鴨式教學,都曾被點名批評,說給孩子增加過重的負擔、扼殺孩子的想像力、泯滅孩子的創造力,使孩子的學生時代一點歡樂都沒有。中國式教育曾經是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於是不知從何時開始,中國的媒體一直肆意宣傳國外的「放養式」教育。

 

 

然而,凡事要從兩面來看。相信在英國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都會曾經有那麼一兩次,對英國人的數學運算能力感到無可奈何。我們不可否認,英國人活得很自在,充分地享受了少年時的快樂。可有誰記得在超市結帳時,他們連一百以內的加減法都算不出來、開始手心冒汗那不自在的表情?

 

 

 

 

 

 

 

 

中國從世界第一文盲大國,發展成為世界上接受基礎教育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這是質的飛躍,而中國的孩子走在世界其他國家,會比同齡的孩子數學能力高至少兩三年。雖然中國的教育制度的確存在一些刻板性問題,但是從0到1,從完全不會到開始感知,就是通過一遍一遍地重複以獲得感知印象,才談得到提高與創新。這就好比蓋房子,如果連地基都沒有打好,再有創新性的房子也無法成為現實。

 

 

 

 

 

 

 

 

雖說人生少年之時短暫,一轉眼就飛逝而過,我們應當讓孩子享受童年的快樂,但是若孩子想在成年的人生中活得輕鬆一些,則還是需要甘苦共嘗的。在打基礎的時候苦練基本功,無非也就三五年的光景,若是成年之後再想從頭來過,怕是要三五十年的光景。

 

 

 

 

 

 

 

 

 

 

然而,這絕不代表我們應該一味地肯定盲目吃苦的刻板教育。我們需要分清何時該放手。基礎牢固之後,就是我們要向英國教育學習的時候了,有了牢固的基礎,就應該鼓勵孩子利用之前下苦功記憶的知識,去創造更多感興趣的成果。其實,教育的方法並沒有高低對錯。無論誰向誰「取經」,都不代表誰的技藝更高一籌。人這一生就好像一棵樹,樹根紮得越深,樹木就越枝繁葉茂,吃得了多少苦才能享受多少甘甜。在基礎教育這個問題上,英國的教育當向中國靠攏;而另外一層含義是,樹木要枝繁茂盛,需要足夠的空間,這就是中國式教育在基礎教育過後應當有所改善的地方。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棵幼嫩的樹苗,我們應當幫他們將根基加固,再給予充分的陽光雨露和空間,兩種教育方法相結合,揚長避短,甘苦共嘗,才能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