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遊子情: (鄉土濃情) 爸爸的苛求

 

2016年8月
文/林夕心

 

 

寧靜的夜晚,結束一天的工作,攤開稿紙,大概有一週多沒有動筆了。寫作早就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當我提筆的時候,腦海中總是會想起那張照片。

 

 

 

 

 

 

 

 

 

照片中的我穿著一條紫色的絨布裙子,配上白色蕾絲花邊的白襯衫和頭頂粉嫩耀眼的頭花,可臉上的表情卻和這一身可愛的公主裝剛好相反。相片中的我眉頭緊鎖,眼泛淚光,坐在小書桌前,檯燈暖黃的燈光下,我緊握著手中的鉛筆,委屈至極。然而如今的我,卻時常感恩那時讓我委屈至極的人。

 

 

記憶的幕再一次拉起,照片的拍攝時間是在小學二年級。那時我所就讀的小學非常重視孩子的語言文學素養,所以從二年級開始就頻繁地要求我們寫幾百字的文章,不會寫的漢字可以用拼音標識出來。恰逢國慶,學校留的功課就是用400字描寫自己所見到的國慶日熱鬧的場景。那時我們住在姥姥家,出門穿過一條很長的胡同就是天安門廣場。於是我鎖定目標,要描寫天安門廣場熱鬧的景象。

 

 

 

 

 

 

 

 

 

下午3點多,爸爸帶我來到天安門廣場,那時的我只沉浸在節日的熱鬧氣氛中,功課的事情早已拋諸腦後。晚飯過後,爸爸開始催促我完成作文。我坐在書桌前不知從何下手,直到晚上9點,竟然一個字也寫不出,稿紙上還是一片空白。爸爸走過來,二話沒說,拉我坐上自行車,三五分鐘又來到了天安門廣場,他要我仔細記憶,認真構思,還在一旁幫我分析要如何開頭。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又一次回到家裡,可紙上只寫出兩行字,便繼續不下去了。爸爸就這樣不厭其煩地帶我去天安門,站在那裡分析,折返回家裡繼續寫。來來回回往返了6次,我才把這幾百字的作文寫完。而那張記憶中的照片就是在往返到第3次的時候,已是晚上10點半,我疲憊不堪,心中萬分委屈之時,姥爺用相機記錄下了這寶貴的一刻。

 

 

那次的作文到夜裡1點半才寫完,對於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孩子來說,這看起來似乎不近人情。就好像當年我一直不理解爸爸為何要這樣「苛求」我。類似的還有他要求我不動筆墨不讀書,定期剪報,每讀過一本書都要有讀後感等等。這些從小一點一滴的要求,確實讓年幼的我比同齡人要辛苦許多。可隨著我慢慢長大,我發現當同學在為一千幾百字的作文發愁的時候,不出一小時我已經輕鬆地下筆如有神;在新聞工作中,我也可以對採訪的稿件駕輕就熟;到如今,可以出口成章,需要寫作就可以文思泉湧。這一切都讓我愈發明白,若沒有當時爸爸的「苛求」,今時的我也無法和寫作成為如此親密的摯友。

 

 

 

 

 

 

 

 

 

工作上,寫作幫助我去更廣泛地傳播我的理念和方法,讓更多人從中受益;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感觸情懷都可以化作沁入人心的馨香文字;在我孤獨寂寞的時候,將思緒化為文字,就像是在和多年的知己在傾吐心聲,讓我不至於沮喪。人在他鄉,此時此刻,我提起筆,心中湧起無限的感恩,感恩當年爸爸的「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