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 另類汽車能源

 

從前的家庭汽車多以含鉛汽油開動,用柴油的乃屬少數。近二十年則見柴油汽車數量不斷增加,近年已見超越含鉛汽油之勢。尤其在英國,十多年前的工黨政府視二氧化碳排量較高的鉛油車為洪水猛獸,故以大量政策來鼓勵用家使用柴油車。雖然柴油排碳量較低,能減少對臭氧層的破壞,但它卻比鉛油造成更嚴重的空氣污染。究竟有何方法,能減少對臭氧層的破壞,同時又減少空氣污染?如果要從汽車能源入手,有什麼選擇呢?

 

 

 

 

 

 

 

除了含鉛汽油及柴油外,市面提供了至少三種其他能源,分別是石油氣、氫氣及電能。它們各有可取之處,卻仍未被廣泛使用。讓我們來探討其中究竟。

 

 

石油氣

 

 

石油氣的二氧化碳排量跟柴油一樣低,卻不像柴油那樣排放大量的一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用石油氣來驅動汽車引擎的原理,跟使用柴油及無鉛汽油無異。

 

 

 

 

 

 

 

 

石油氣污染低又不需大幅改動現有引擎,何以石油氣汽車沒有大行其道?首先是生產商的問題。主流生產商投放大量資金開發柴油及鉛油引擎,進行很多質量測試,並沒開發石油氣車的誘因。而現有的充氣站少,加上改裝費動輒也要數千英鎊,買家也沒有足夠理由來改裝自己的汽車。其次是安全問題,石油氣乃經高度濃縮,極為易燃,需要極小心處理。有些公共地方(如太封閉的隧道),不容許石油氣汽車駛入。

 

 

儘管如此,其實不少貨車、公共汽車及出租車都採用石油氣,包括香港的士和英國不少的私營出租車。原因是商業機構比家庭更能負擔高昂的改裝費,也能在低石油氣價格中得享效益。

 

 

氫氣

 

 

氫氣雖然易燃,但本身並不是驅動汽車的燃料。與直接燃燒石油氣來驅動引擎不同,氫氣是透過催化程序來產生電力,驅動引擎,過程中所排放的只是水或水蒸氣,對環境無害。這個聽起來高端的技術其實並不新穎,上世紀60年代美國太空總署便已在「阿波羅計劃」中開發及使用。氫氣是地球含量最高的氣體,又是「零污染」,為何未被廣泛使用?

 

 

 

 

 

 

首先是加氣站的問題,就算在國際城市如倫敦,也只有不夠十個加氣站。在日本,居民普遍反對加氣站設在附近。其次是車價,一輛同級的氫能車比燃油車貴差不多兩倍,不是一般家庭能負擔。市面供選擇的氫能車也只有三數款,不能滿足大部分用家的需要。以上種種也是令用家卻步的原因。沒有需求自然拖低供應,生產商對開發這方面的技術也因此裹足不前。

 

 

電能

 

 

近年最當時得令的另類能源汽車必定是電動汽車。相信讀者少時都有看過甚至擁有過電動玩具汽車,原理便是同出一徹,其分別只是電池的容量及所產生的動力。自從日產車行在2010年推出全球第一部大量生產的電動車 Leaf 後,其他生產商也不甘後人,各式各樣的電動車及充電混能車 (Plug-in Hybrid) 如雨後春筍,目前已佔據一定的市場佔用率。不少生產商更定立十年藍圖,務使電動車能與柴油及鉛油車三分天下。

 

 

 

 

 

 

 

可是電動車也面對著本身的限制。首先是充電後的續航力。現今流行的中價純電動車,充電後最多也只能行100多英哩。若在冬季,則只可行70英哩左右。這與傳統燃油汽車可續航數百英哩差別太大。而絕大部分充電混能車的電池只能提供十多英哩的車程,根本不能改善空氣污染的問題。其次是充電時間,無論是傳統燃油汽車或是上述的石油氣及氫氣車,所需的加油時間只是數分鐘,但充電最快的電動車卻需要半小時才能充至八成電量,而這種快速充電機多只設於公路旁的休息站。一般電動車更需約4至8小時才能完全充滿。基本上,現時的純電動車完全不適合作長途旅程。況且,生產和處理電池以及發電的過程也一樣會污染環境,只是程度上的分別而已。

 

 

另類能源的前景

 

 

魯迅先生曾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既然我們意識到燃油車對環境及健康的殘害,我們便能一同開展一條低污染的康莊大道。照目前的趨勢看,電動車在十年後應可大行其道,續航力及充電時間的問題必定可大幅改進;在發電方便,社會必定趨向太陽能、風力及水力等再生能源來減低污染。盼用家也能抱開放態度,考慮使用新一代的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