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華二代學中文那些事

余謙柔

 

 

會說不會寫 終究還是難

 

 

Mary 是英國的第三代移民,爺爺是越南華僑,在五六十年代整個家族移民過來,浩浩蕩蕩一行幾十人,大多都是在曼城附近定居和經營餐館。大人雖然從早到晚工作,但親戚們的感情都很好,堂表兄弟姐妹常常聚首一堂。在這個環境下長大的 Mary ,除了上學外,生活圈子全都是差不多背景的華人,口裡說的也是廣東話。其實 Mary 可是到了五歲才第一次接觸到英文,一直以來她的中文口語都非常流利標準。然而,家人卻對她的寫作閱讀能力沒有太大要求,從來沒有送她到中文學校,也沒有教她。爸媽那輩起已經不懂讀寫,因為上一代忙於養家,無暇親自教授,當年也不流行中文學校。畢竟,他們回中國探親的次數少之又少,也沒有大派用場的機會。 Mary 大學畢業後有想過回中國尋根並學寫作,但礙於廣東話口語和書面語的分別太大,學習中文寫作閱讀就和學一門新的外語一樣困難。看起來,中文字比起法文德文還要陌生,成年後在工餘學習用的時間很多,最終 Mary 也選擇放棄。

 

 

 

 

 

 

 

孩子不重視 該如何是好

 

 

麗珍從中國到英國讀研究生,遇上了現在的華人丈夫,並一同在英國落地生根。有了孩子以後,他們都十分注重孩子的中文教育,每個星期都會送孩子到中文學校,自己在家也會和孩子說中文、看中文圖書。但畢竟孩子生活在英國人的圈子裡,學校的朋友全都是白人、印度人、黑人,就是沒有華人,對中國人的身分認同也隨著長大而漸漸淡化了。心理上總是想和自己的朋友一樣,融入其中。孩子在中文學校認識了幾個華人朋友,但因為相似的背景和心態,下課以後的交流也換成英文。在家中,雖然麗珍會用中文和孩子對答,但孩子總是用英文回覆,覺得省卻麻煩,也不用詞不達意。其實孩子的中文水平僅僅是流於日常的層面,中文學校的課程也和日常的喜好、潮流的文化相差甚遠,孩子根本沒法完全地表達心中所想,久而久之在家也只說英文。麗珍有時怕麻煩,就直接用英文回覆罷了。後來,她發現這樣不行,堅持要孩子說中文才理睬他們。無可奈何下,孩子也開始用中英交集來對話,她覺得總算是個好開始。

 

 

 

 

 

學習需動力 基礎最重要

 

 

David 爸爸是英國人,媽媽是中學時候從上海到英國的留學生,家裡的共同語言是英文。媽媽私底下會和 David 說中文,但始終機會不多,爸爸一回家,大家也就很自然地「轉台」。唯一不同的是,每年 David 的外公外婆都會來探望他們,一留便是幾個月的時光,外公外婆不會英文,而 David 也因為和他們相處而學會了不少上海話和普通話。十多歲時, David 回鄉探親,發現自己的普通話不太靈光,口音也重,不太懂分辨四聲,用字夾雜著不少上海話方言。上了大學,認識了不少的華裔同學,也迷上了看內地的電視節目,但他的中文程度還是不夠身邊唸中國研究的白人同學高。把心一橫, David 就報名讀課外中文班,每星期學幾個小時,試圖挽回面子。 David 發現有系統的課程加上已有的基礎,學習起來事半功倍。現在更有說中文的朋友和喜愛的電視節目,要實踐課堂學過的東西就更容易,也就更有趣味。學了中文後,回到內地探親時也更容易融入,歸屬感較強,重新找回自己一半的中國人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