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公平貿易 人人有責

張春曉

 

 

公平貿易,對很多人而言,已不是一個陌生的理念;有公平貿易標籤的商品,在各大超市商場唾手可得。但從1960年起步到今天,仍有很多人對公平貿易持懷疑或否定的態度。據公平貿易組織最近的一次民調顯示,五分之一的消費者在購物時從不考慮產品價格的公益因素。「良心的價格是多少?」英國《衛報》專欄作家 Patrick Collinson 尖銳地指出:不過是一英鎊多,就是購買一瓶普通咖啡,和有公平貿易標籤咖啡之間的差價。

 

 

 

 

 

 

為什麼「自由貿易」不公平

 

 

很多人想當然認為,在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下,貿易往來你情我願,各有所得,無可厚非。或者認為英美等發達國家已相當重視人權、公益,大企業公司已採取足夠措施保護勞工權益,市面上的商品均屬「公平貿易」,無需追究,但現實並非如此簡單。

 

 

全球化經濟的大趨勢,激發了商家追逐利潤的比拼。商家為降低產品成本,利用全球交通的便利將生產基地定在貧窮落後的地區,而這些地區為穩住財源,也必須彼此競爭血拼,結果就是層層剝削,貧富懸殊越演越烈。表面上看,自由貿易和平互利,但實際上,全球化經濟猶如一場不分老弱病殘、人人參賽的競技,強者勝出勢在必然。發達國家以雄厚經濟扶持本國的弱勢產業,同時以低價收購發展中國家的原材料,利用科技優勢加工成高端產品高價銷售;發展中國家無力對衡,只能更廉價地出口原材料支撐經濟,在貧窮的怪圈中循環不息。

 

 

以棉花產業為例,美國、歐盟國家都以高額補貼的方式扶持本國的棉花生產,美國由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出口國,低價壟斷全球棉花市場,導致非洲很多以棉花出口為經濟支柱的國家無法抗衡,只能以更低廉的價格接受剝削。一個普通的西非棉花種植農民,從種棉花賺取的生活費一天不足一英鎊,還需要負擔家庭,無怪乎西非的人均壽命只有47歲,識字率不足四分之一。

 

 

 

 

 

 

 

非洲各國雖盛產棉花,卻無力發展紡織業,紡織業就轉移到勞動力低廉的亞洲國家;而亞洲國家為立足國際市場,只能在低成本上「精益求精」,甚至「鋌而走險」。超時勞工、童工時有所聞,惡劣的工作環境頻頻引發事故。以孟加拉國為例,其服裝出口近年來突飛猛進,成為世界第二大知名服裝集團、品牌的供應商。而在2012-13年短短數月之間,首都達卡的製衣廠多次發生大型火災,每場都導致過百人喪生;更有一幢八層高的廠房轟然倒塌,超過一千人死亡。這些血汗工廠的客戶,幾乎囊括所有世界服裝品牌,包括在英國發展迅猛的高街服裝店 Primark ,和 H&M、Zara、Mango、Gap 等品牌,也包括意大利 Benetton 、荷蘭 C&A 、德國 KIK 、法國家樂福、加拿大 Joe Fresh 和美國沃爾瑪、Dress Barn、J.C. Penney ,可謂服裝界大醜聞!

 

 

什麼是公平貿易

 

 

社會動蕩、公義失落、恐怖主義擴張,都與一個失衡的全球經濟體系密切相關。公平貿易運動的宗旨,就是從弱勢生產者的角度出發,以支付公平價格、男女同酬、設立社區建設基金等方式,減緩貧富差距激發的種種社會矛盾。公平貿易組織幫助基線生產者結成聯盟、合作社,與貿易商協調對話,保證生產者獲得公平合理的報酬。公平貿易還向生產者支付社區發展金,投資當地學校、衛生等建設。越多公平貿易產品售出,則越多金錢會注入發展公平貿易生產者居住的社區。

 

 

1988年第一個公平貿易標籤的創意,令公平貿易運動出現突破性的發展。獨立的標籤認證便利商品進入主流市場,銷售顯著增長。1997年國際性的公平貿易標籤組織(FLO)成立。如今,全世界有1,226個非盈利的公平貿易組織,遍佈74個國家﹔擁有公平貿易認證標籤的商品種類達4,500之多,受惠於公平貿易的勞工超過165萬人,已投放社區項目的發展基金達1.06億英鎊。

 

 

 

 

 

 

僅以阿根廷的 Tilimuqui 社區為例,去年,當地農民利用公平貿易支付的社區基金,建造了一個十萬立噸的水庫,成立了當地第一所中學,讓四百名孩子上學讀書,一所供一萬人使用的鄉村診所也開始施工。

 

 

當然,公平貿易在發展過程中也引發一些爭議和批評,主要針對經濟理論上的探討及實際操作上的缺陷。但毋庸置疑,幫助弱勢生產者應對貧困的理念,積極改善了普通民眾的消費行為和社會公德意識。

 

 

 

 

 

 

未來展望

 

 

英國的公平貿易運動一直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但脫歐帶來很多不可知的變數。現有的50多個公平貿易協議在脫歐後都需要重新制訂。今年三月,公平貿易基金會呼籲政府要有明朗態度,脫歐應是擺脫歐盟羈絆、擴大公平貿易的契機,而不是閉關自守、利慾薰心的危機。

 

 

公平貿易在華人社區的發展非常緩慢,在香港、台灣的推廣只有十年左右,在中國大陸獲得公平貿易認證的商家屈指可算。貧富不公、弱肉強食的現象有目共睹,未來社會是向和平友愛、互惠互助發展,還是變本加厲巧取豪奪?何去何從,完全取決於每一個公民的道德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