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社論)教育的意義

 

 

與其說華人深受傳統的影響而特別重視教育,倒不如說教育其實是每一個健全發展的國家都極為重視的;事實上,全世界幾乎沒有一個民族不重視教育;從傳統與價值觀的傳遞,到知識與經驗的傳授,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民族社會在知識、信仰與技能上的文明及進步程度。

 

 

就西方歷史而言;在前工業化時代,正式的學校教育大多只出現在宗教場所和富人的世界裡;由於當時的社會階層和有限條件,教育只提供給少數的社會精英,專門培育行政、法律及貿易方面的人才,以及在教堂和修道院裡的神職人員。這是那時候所謂的「精英教育」,意思是只對有特權的貴族子弟開放,特別培育有利於國家建設的專業人才、社會的棟樑。對於孩童的廣泛教育是到19世紀初才逐漸普及的。

 

 

精英教育 早已存在

 

 

遠古的中國早在舜帝時期已經有學校辦教育的記錄;同樣地,教育的對象也是以貴族子弟為主;當時辦教育的目的主要也是為朝廷效力、為建設國家;尤其在秦朝,秦王焚書坑儒、禁辦私學,施行知識管治亦是為此目的。這樣的狀態一直到了兩漢時期,才有地方學府以及私學的興起。接下來從隋唐開始的科舉制度更是明顯,都是在為國家培育人才。看來「精英教育」遠在古老的中國早已存在;無論是東方或西方,都不是上個世紀的產物。

 

 

隨著歷史的發展,自19世紀開始的普及教育實施以來,教育不單提高了人們的知識水平,而且學習的項目也越來越多樣化,市場上也從此越來越多知識分子。這樣的趨勢來到過去的近30年,「精英教育」似乎又重新回到了教育界;只是這時的精英教育不再局限於貴族子弟,而是為了培育成績優秀的學生,給予比一般學生更加優越的學習環境、配對優秀的教師、施予德與知的教育,為社會培養優秀脫穎的人才,最終可以貢獻社會、建設國家;這一直以來都是教育界希望達到的目標。

 

 

教育目的 恐被遺忘

 

 

然而,對於今天的父母,這是不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呢?無可厚非,大部分父母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都會盡一切最大的努力,為孩子營造最優良的學習環境、讓孩子擠入名校、進入精英培育的教育計劃等,希望假以時日孩子可以出人頭地。但是,令人擔憂的是,建設國家、貢獻社會,似乎不是一般父母所關心的;筆者有機會和一些在英國頂尖學府就讀,正在接受精英教育的學生們聊天時,談及這個話題,這也似乎不是他們努力讀好書的目標!甚至一些已經在社會工作的專業人士,也很少會想起要貢獻社會及建設國家!

 

 

小結: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對教育這個課題的態度實在有待改善。如果我們繼續沿著這條「教育是為了自己」的路走下去,恐怕只會變得越來越狹窄與自我膨脹。總歸來看,我們的「道」與「德」的教育真是遠遠不足,深被忽略!反觀西方的教育著重信仰的部分;高中課程包括宗教科,且以基督教為主,並不是沒有理由。或許,這是我們中國父母所缺乏的;懇勸讀者群中的父母,在為孩子規劃教育時,不要只是追求知識和體育,更要看重德行及心靈的培育;在孩子的成長中,不要忽略追尋真理的部分,以至於我們的下一代,可以成為社會真正的「精英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