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時事評論︰英國鐵路系統私有化成效

陸遙

 

 

說起火車系統,英國人總會時有怨言,腦裡立刻想起的,想必是那句熟悉卻煩人的︰「I am sorry to announce that…(很抱歉跟大家宣佈……)」。上班族每個月都要買昂貴的車票,但偏偏常遇到罷工、臨時取消班次、早上上班時也常沒有座位……抱怨看似人之常情。今年一月,火車票再度加價,加幅甚至高達3.4% ,是近五年來最高的一次。不少老一輩的英國人,常常緬懷過去國有化的火車系統有多好,又說火車系統私有化壞事,以至票價年年上升。

 

 

 

英國鐵路史簡介

 

 

由十九世紀火車問世以來,火車系統一直都由多家私人公司經營。在1923年,政府將各家公司合併成四大火車公司,而在1948年,則正式國有化四大火車公司旗下的所有鐵路資產,資產由國企英國鐵路持有。後來,在1994到1997年間,政府逐漸私有化國企英國鐵路。鐵路資產由Railtrack持有,鐵路經營權及火車機件則分發給多家公司。

 

 

鐵路私有化成效甚低

 

 

政府最初希望透過私有化鐵路令火車系統更準時,效率更高,以達到票價下降而服務質素上升的效果。為了預防資產過於集中而引至壟斷,政府於是將英國鐵路的資產分為三部分:鐵路、鐵路經營權及火車機件。除了鐵路外,鐵路經營權及火車機件都分給了不同的公司,以期達到私人公司之間的商業競爭,提升效率。可惜事與願違,這個政策出現了始料不及的漏洞與問題。

 

 

首先,資產過於分散,未能達到規模經濟。經過一層又一層不同的公司,每家公司又都致力為自己爭取利益,最終效率不彰,車費高昂。其次,英國鐵路資產三部分之一的鐵路並沒有正式地私有化,一直都依靠政府的資金維持。維修、開發方面的支出未能有效達到用者自付的原則。第三,營運牌照制度未能如期運作,尤其個別線路只有少量公司營運,政府在沒有選擇下只得接受較不利的條件。

 

 

總結問題所在

 

 

英國火車系統的問題總結而言是系統老化。相比德國,英國的火車無論在電氣化還是高鐵的普及率都大為落後。有鑑於英國對大型交通工具的需求每年上升,更新鐵路系統是治本的法子,所以有些支出在所難免,難題在於決定該由誰為鐵路更新及維修的賬單結賬。在國有化的火車體系下,車費不會太高,所以餘額都肯定是由政府包辦。相反,火車系統私有化後,政府資助佔火車營運開支的比重越來越低。據鐵路公路局(Office of Rail and Road) 近年來的一項研究發現,在2014-2015年間,政府只資助了三成半的火車營運開支,對比在2010-2011年間,政府資助額達到開支的一半。

 

 

由此看來,國有化火車系統與否,重點其實在於決定是由政府抑或是用家結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