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塑膠污染 與你一定有關

張春曉

 

 

聆聽粵語

聆聽國語

 

 

全球最污染河流驚現英國?

 

近日媒體相繼報道,英國曼徹斯特的塔姆河 (River Tame) 塑膠污染嚴重。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塔姆河中的微塑含量,每平方米多達51.7萬微粒,創全世界最高記錄。微塑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小塑料顆粒,破碎的塑膠廢料、合成纖維或日用衛生品中所含的塑膠微粒,都是微塑的重要來源。據去年英國議會環境審計委員會的報告,每年從英國排入大海的塑料微粒有86噸。而最新調查表明,英國的塑料污染可能比去年的報告更加嚴重。

 

 

 

 

「白色」污染 看得見的很可怕

 

在街道上、公園裡時常可見丟棄的飲料瓶、塑料袋,這些被稱為「白色污染」的塑膠垃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是司空見慣,但塑料垃圾遠遠不只是有礙美觀、整潔那麼簡單。

 

 

陸地上的塑膠廢品破壞環境生態。塑膠分解時釋放出有害物質進入土壤,影響土質,而且釋放甲烷,增加全球暖化的效應。

 

 

更可怕的塑膠污染發生在河流海洋。塑料廢品隨著大河小川、下水道游入大海,在大洋中成為「頑固不化」的流動垃圾。僅在2014年,就有兩億五千萬噸垃圾漂浮到海洋裡。塑料的特質是輕而韌,再破碎微細也很難完全分解。在太平洋環流相對靜止的地帶,漂浮塑膠物的累積已經形成「人造奇觀」——著名的太平洋垃圾帶, 約莫有美國德州的兩倍大。

 

 

 

 

塑料垃圾在海洋中漂浮一段時間後,表面堆積的浮游生物分解發出與腐爛海藻類似的氣味,信天翁等靠嗅覺捕食的海鳥和海洋動物,很容易將之誤為食物。據悉,約有90%的海鳥吃過塑料垃圾。在北海曾發現,平均每隻海鷗的胃中有三十多塊塑膠片,塑料牙簽甚至將小鳥的胃刺破。還有很多海洋動物被流動的塑膠殺手「捕捉」,因被塑膠漂浮物纏住而喪命。BBC紀錄片《藍色星球》第三集,特別拍攝海洋塑膠垃圾給海洋動物帶來的悲劇。目前已發現有400種海洋生物誤食塑膠製品或被塑料制品纏裹,每年至少有四十萬隻海洋哺乳動物因塑料污染死亡。

 

 

航海運輸事故不時給人類帶來塑料惡夢。1990年Hansa Carrier號貨輪的貨櫃因颶風而掉落,約8萬雙Nike運動鞋投掉進大海,三年後在夏威夷海岸仍有球鞋「登陸」。同樣,1992年一艘中國貨輪掉落近3萬件塑膠浴缸玩具,「俏皮」動物浮游海洋「浴缸」的奇景可悲可嘆。而2012年轟動一時的「香港膠災」,對當地市民的衝擊,很多人至今仍記憶猶新。

 

 

塑膠微粒 看不見的更可怕?

 

而在曼城河流中檢測出的塑膠微粒水污染,則是另一種肉眼難以察覺的塑料污染,危害性可能更巨大。塑膠微粒(或稱微珠,Microbeads)廣泛用於日常衛生用品如牙膏、沐浴液、護膚品當中,這些微粒直徑在0.01-1毫米之間,一小瓶沐浴液中所含的塑料微粒可達10萬。塑膠微粒雖然有美容打磨的好處, 但因為體積小很難被過濾回收,因此成為嚴重的水污染源。塑膠微粒經污水道排放到江河湖海,被海藻、貝類吸收,被魚類海鳥吞食。這些微粒進入動物胃中後被黏住無法排泄,對海洋生物構成巨大威脅。

 

 

更令人擔心的是處在食物鏈終端的人類,最終可能自食其果。吃海鮮、飲用水或其他途徑都可讓塑膠微粒進入人體。英國議會環境審計委員會發表的一份報告中稱,英國人愛吃的生蠔,6隻生蠔中就含有50顆塑料微粒。塑膠微粒對人體健康具體有什麼害處,目前仍是科學研究的新課題,尚未有定論,但科學家預測,塑膠微粒可能在人體積聚毒性化學物質,或進入血液循環後引發病變。

 

 

 

 

 

 

回收塑膠廢料加大力度

 

過去英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中國處理回收垃圾,每年出口50萬噸塑膠廢料到中國,但從今年一月起,中國正式啟動新法規,禁止進口「洋垃圾」。這一打擊令英國有些措手不及,英國回收協會(UK Recycling Association)表示,這是回收行業的一個轉折點,必將帶來很多重大的改變。可以預測,未來會有更細致、更強硬的法規、稅收政策,限制塑膠製品的生產和使用,回收塑膠垃圾的力度也會持續加強。

 

 

減量和回收 你參與了嗎?

 

塑膠污染雖然令人頭痛,但比起其他類型的環境污染(比如空氣污染),塑膠污染的解決措施相對來說更直接簡單。減量使用塑膠用品,回收塑料廢品,是人人可參與的舉手之勞。據估算,僅僅養成不用塑料袋購物的習慣, 每人一輩子可以少用兩萬兩千個塑料袋。華人社區的環境保護意識相對來說比較落後,外賣店、中式超市使用的塑料袋、一次性餐具常常是隨手取棄。「那些被你扔掉的,總有一天會還給你」,這是近期紅遍網絡的《外賣,正在毀滅我們的下一代》一文最後的警語。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為此保護和珍惜而盡一分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