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所聞所感︰(優雅生活)婉轉說話的藝術

高司祺

 

 

相信沒有人會否認:說話是一門藝術,而能夠婉轉地、彷如外交官般說話,更是一種智慧,因為你既要清楚表達你的意思,又不傷害到其他人,並且你的言談讓周圍的人感覺舒服,這種智慧需要時間去練習和體驗。

 

 

 

 

製造和諧的潤滑劑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要運用禮貌用語(在英文稱為Magic Words), 比如:「謝謝」、「請」、「勞駕」、「對不起」、「抱歉」等等。 正所謂禮多人不怪,禮貌用語就好比潤滑劑,讓整個社會、人際關係的運轉和諧愉悅。

 

文初提到婉轉說話彷如外交家,「外交」一詞,在劍橋英語中有第二個解釋:「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不會冒犯或激怒他人。」可見婉轉說話是一種技巧,不但不會冒犯和激怒他人,而且可能通過這種語言藝術,巧妙地化解一些難堪尷尬的場面。

 

 

先考慮別人感受

 

婉轉說話的金科玉律,不外乎有三方面:不強加於人、給人選擇的餘地、讓人感覺舒服。 在英國生活時間長了,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常是建基於尊重對方的感受。有時看起來很小的一件事情,可能要經過多方諮詢意見才達成協議或解決,外人或許感覺不必要,認為這樣沒有效率,但是恰巧這就是我們生活中不注意的細節,也體現一個人是否尊重他人的感受,跟教養有關。比如在辦公室,如果有人覺得空氣不流通有點悶,他通常不會直接去把窗戶開了,而會首先問其他同事是否介意他把窗戶開五分鐘,雖然其他同事多數不會反對,但是,這樣的一個小舉動卻能反映出提問者的修養:尊重其他人(先詢問其他人的意見)、考慮其他人的感受(或許有的同事覺得冷或不習慣開窗)、給其他人選擇(是否可以只開五分鐘),這樣,同事之間的相處也會和諧自然。

 

 

誠實又帶善意的回應

 

很多時候我們會直接表達個人的意見和看法,聽起來很誠實,但是有時候你的「誠實」並不讓其他人感到舒服。如果一個朋友把頭髮染成了棕紅色,然後問你「怎麼樣」,如果事實上你並不認為很好看,應該如何婉轉地表達你的看法,而同時又不至於傷害對方呢?其實,通常對方這樣問,目的是希望得到你的認同。你可以說:這是很特別的顏色,如果我是你,我會選擇深棕色。同樣,這樣的說話方式可以用在衣服、髮型、生活方式上,目的就是既表達了你的個人意見,也不會讓對方感到被冒犯,而且人們一般比較容易接受這種「婉轉善意」的批評。

 

 

避免直接傷害他人

 

很多時候我們會勸其他人︰「別把話說絕了」。實際上如何體現呢?很簡單,就是不要用負面的詞語。比如你在餐廳用餐非常不愉快--食物是冷的、服務員非常粗魯冷淡,你找來餐廳經理投訴,這個時候,英國人很可能會說:食物不太熱(冷)、服務員不太友善(粗魯),以留待空間將投訴進一步的升級。我們評論一個朋友,可說他不是很高(實際上是比較矮)、不是很苗條(可能有點胖)、不是很飽滿(很瘦)等等,這樣說話不是虛偽,而是顧及其他人的感受,避免直接傷害他人。

 

前幾天看到谷歌的首頁用了已去世的Maya Angelo頭像,這位美國的詩人、民權人士、作家,曾經有過這句傳頌於世的名言:「人們會忘記你說過什麼、做過什麼,但是他們永遠不會忘記你給他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