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生活組曲︰馬禮遜來華200週年的反思

李華倫

 

 

2018年,是馬禮遜牧師(Robert Morrison)引進華人基督教教育200週年,也是英華書院創校200週年的喜慶大日子。這些年來,他將基督教教育、創新意念、嶄新科技引進中國,為近代華人歷史帶來極大的衝擊,並開啟了蛻變之門,包括在文化、社會、經濟,甚至宗教信仰,影響甚為深遠。他肩負起代表基督教來華的重任,以「信、望、愛」為他一生奉獻給中國的座右銘。

 

 


 

 

成就了多個的「第一」

 

馬禮遜牧師在中國期間,政治和社會環境對他推行使命非常不利。當時的滿清政府不但禁止基督教在華傳教,所有西洋傳教士不獲准居住於中國,並且嚴禁中國人信教;貿易方面,政府奉行閉關政策,限制中國與西方國家來往;文化方面,又禁止外國人學習中文,更嚴懲教授中文的國民。然而,身處諸多困難之中的馬禮遜,在中國的27年(1807年至1834年)間,卻成就了多個的「第一」:

 

•第一位基督新教牧師踏足中國。

 

•他是第一本《聖經》中文譯本的翻譯者,並分別於1812年及1823年出版了《新遺詔書》和《神天聖書》,即中文版的新約《聖經》及新舊約《聖經》全書,致力文字出版工作。

 

•編纂了第一部漢英、英漢辭典—《華英字典》。他用了13年時間完成這項工作,為中西方文化交流作出很大的貢獻,也為後來的學習中文者提供了極大的幫助。這部字典包含有中國歷史、文化、政治、宗教、習俗等內容,是第一部能讓西方人全面認識中國文化的重要書籍,其中最可貴之處是,它收錄了大量民間的俗話俚語,幫助後人了解當時民間語言的表達與觀念。

 

 

創辦基督教英華書院

 

•1818年,他在馬六甲創辦第一所基督新教學校——英華書院。馬禮遜極富遠見,當他埋首翻譯《聖經》、編纂字典之時,就已經設想在東南亞設立一個宣教基地,等候中國大門打開;於是建立基督教書院,培養人才、訓練傳教士,也間接進一步突破中西文化的阻隔。

 

•他在課程設計上實行雙軌教育制。學校要求華籍及歐洲學生,可以閱讀和理解中國經典、聖經、英國文學、歷史、地理、天文、數學、邏輯學、倫理哲學及神學。書院亦規定中文教師,要用中文書籍經典來教授歐洲學生閱讀及寫作;馬禮遜非常強調中國經典的閱讀,因為他認為,傳教士若不具備所傳國家的語言和文化知識,便不能向這些國家的人民有效解釋道德與精神生命的真諦,尤其是具有深遠文明的中國。宗教教育,乃是英華書院辦學的主要宗旨。他明確指出:「文學培養不是學院最終的目標,而只是在神靈的福佑下,使恆河外方閱讀或說中文的各族歸信基督信仰。」基於這理念,英華書院選任校長非常嚴格,在馬六甲25年,前後的七任校長皆為倫敦宣道會的宣教士,其中多半具有漢學家的資格。

 

•馬禮遜教育事業不單局限於男校,其影響力更延展至女校,1900年同屬倫敦傳道會的牒喜蓮女士(Helen Davies)創辦第一所女校也選名為「英華女校」,是提倡女子教育最早的學校;後來,更促成建立神學院,專門培訓女性宣教士。

 

 

 

 

積極地推動文字出版

 

•他為中國第一位基督新教徒蔡高施洗,也按立第一位華人牧師梁發。

 

•他積極推動文字出版工作,因他深信這工作是為突破中國對外封鎖的重要武器。他創辦了第一份中文雜誌月刋——《察世俗每月統記傳》、第一份中英合璧期刊——《福音傳道雜誌》,並參與創辦和編輯英美人士在中國本土出版的第一家英文報紙——《廣東紀錄(Canton Register)》。

 

•由於他看重文字出版,深信印刷機是更快速的寫字機器,可以幫助傳達和交換人們思想到最遙遠的地方,且不受時間的限制。帶著這信念,他於1832年在澳門成立了馬家英式印刷所,引進先進的印刷技術;從英國帶回澳門的中國第一部石印機(Albion Press),是當時最先進的設備。後來,英華書院也負責印刷事務,許多中英文、馬來文的福音書冊,包括第一份中文報刊《察世俗每月統記傳》,以及馬禮遜和其助手米憐(Dr. William Milne)翻譯的中文聖經《神天聖書》,皆為英華書院印刷。

 

•1835年於廣州開設中國第一所西式醫院——博濟醫院。

 

 

延續馬禮遜服事精神

 

馬禮遜對東西文化交流的貢獻毋庸置疑。他所創建的各類「第一」事業,也是前無古人、後者亦難以替代。

 

 

基督教教育對香港、馬來西亞、中國、台灣、新加坡等地的華人影響非常深遠。馬禮遜敢於創新,在中國動盪時期勇於迎向挑戰,開啟多方面的大門惠及社會,並肩負著先驅者的重任,影響了許多年輕人的價值觀。200年前,馬禮遜以創新意念去推行他的使命,開闢許多新的領域。他在中國工作了27年,於1834年8月1日病逝廣州,享年52歲。

 

 

承先啟後,大家都希望將馬禮遜的精神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