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 :在英華人簡史與華人社區的形成

和暖

 

 

有關在英華人的歷史,要追溯至因中國絲綢傳至歐洲,然後東印度公司從廣州輸入茶葉開始。而在1687年,華人隨同西方傳教士踏足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華人水手在倫敦 Stepney 地區的酒吧買醉打架,是為華人在英媒出現的第一章(見1782年7月27日《晨報》的報道)。

 

 

 

 

初到英倫

 

一位華人,洋名叫 Anthony,有可能是首位華人於1804年3月歸化英籍,他是東印度公司資深監工,負責管理華裔和印巴裔的水手。他於倫敦 Shadwell 教堂受洗成為基督徒,但約39歲時英年早逝,當時在Shadwell 的教堂舉行安息禮,極盡哀榮,全體華工及當地2,000居民送殯。

 

 

1854至1880年間,從香港輸出的債約勞工(俗稱「豬仔券制度」),多達550,000人。但其中約五分之二前往美洲、三分之一前往東南亞、22%前往澳洲,可見英倫從來都不是華工嚮往之地。

 

 

1865年開始,利物浦船公司藍煙囪公司大量聘用華人船員和水手,穿梭兩地,倫敦華人大多聚居於船塢區。

 

 

華社成型

 

約於1885年,第一個華人社區開始成型,主要是在東倫敦船塢區的 West India 及 Limehouse 的周邊。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東倫敦毀於空襲。如今只剩街道名稱如:北京、南京、廣州、明等,華人遺跡風吹雲散。與此同時,另一個華人社區亦於利物浦圍繞碧街、克利夫蘭坊、佛打烈街形成。

 

 

早期華人移民,大多來自中國南部省份,如廣東、福建,但尤以廣州附近的四邑為多。為了尋求海外就業機會,他們都會自認是英國殖民地香港的居民,實質水手多來自廈門、汕頭和其他廣東地帶。而廚師則多來自海南島;而侍應多來自寧波。早期華人稀少,1851年只有78人;1861年有147人;1871年有202人;1881年有665人;1911年有1,319人 …

 

 

他們主要居於倫敦、利物浦、卡迪夫、必斯徒、格拉斯哥等地,為華人船員提供洗衣、商店、雜貨鋪、食肆和旅舍等服務。1900年間,亦有甚多華工來英採煤礦為生。1919年以前,來英華工大多娶(取)英國女子為妻,整體而言,他們都被評為「稱職的丈夫」。

 

 

但作家Sax Rohmer 編寫連串詭異的滿州大夫,由1911年起風行一時,「黃禍」的陰影籠罩英倫三島。

 

 

而針對華人移民的暴亂屢見不鮮,1901年當第一間華人洗衣店在倫敦 Poplar 開張,就有敵對的群眾擲石搞事。1908年5月倫敦海員工會示威抗議「黃禍」;1911年7月20日卡迪夫海員大罷工,且在晚上襲擊搗毀全數約30間的華人洗衣店;1919年,利物浦亦發生反華暴亂。儘管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超過100,000華工在歐洲戰場上為支援英國聯軍而有2,000多人命喪於英法兩地。其中少數被埋葬在 Plymouth 裡的Egg Buckland 墓園。

 

 

被逼遣返

 

基於1914年及1919年所頒布執行的限制外族法令,大批華人海員和機場華工於1920年被遣送返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約有20,000大部分來自上海的中國海員長駐利物浦,憑著他們豐富的海事經驗,為利物浦船運公司帶來厚利。

 

 

不幸是當戰事剛結束後,就有不少於2,000名華工在1946年至三月至七月期間被警察圍捕遣返。其中有117人娶英國出生女子為妻,他們從此與妻子兒女天涯永別、不聞音訊(見《獨立報》2002年2月1日第14頁)。

 

 

洗衣盛行

 

從1900年開始,倫敦西部已經有華人經營洗衣店,1910年後期,倫敦東部已有30間洗衣店,利物浦於1907年也有49間,1911年間卡迪夫有超過30間,1931年間全英國有800間華人洗衣店,直至1945年,利物浦就有100間洗衣店。但當班迪時公司於1949年引入自動洗衣場後,華人手洗工業遽然畫上句號。

 

 

餐飲蓬勃

 

中國飲食業早於1880年代已於華人散居的海港而落地生根。張權是藍煙囪公司的船上廚師,最初開設小餐食肆,獲利後與兄弟一同於倫敦的 Piccadilly 開設「探花樓」,經營80多年後,於1990年代結業。而第一間註冊的華人餐館可追溯至1908年,到了1951年還不過只有36間。

 

 

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餐飲業在英國蓬勃發展,英國人改變了餐飲口味,而且飲食業所要求的英語水平不高,加上香港新界農村經濟於1950年代末期不濟,大量新界居民踴到英國。

 

 

而當英國政府執行選擇僱傭稅和附加稅,以便大力削減餐館對外購食物的競爭力,聰慧的中國人適時地推出家庭式經營的「外賣」形式行業,發展如雨後春筍,更取去了意大利人經營的咖啡店大量的生意。及至1960年代,華人餐飲業更散布到西歐的比利時、荷蘭、西德等國家。

 

 

1979年約有184間炸魚薯條店在利物浦經營,而全英華人食店約有4,000間。到了1987年,約有1,500間餐館和超過4,000間外賣店;1998年約有不少於7,500間中式餐館和外賣店;到了2002年,總數已超過10,000間。

 

 

中醫針灸

 

傳統中醫藥和針灸對老一代華僑而言,依然非常受用。1983年在倫敦小港新街開設一間名為「康寧堂」,以醫治濕疹而名噪一時,更有警察半夜值勤維持輪籌秩序。1990年代起,英國人普遍開始認同和接受多元及另類的治療,令中國草藥店和醫師數目直線上升。

 

 

人口統計

 

1931年居英華人的人口總數還不過1,500人,到了1946年,約為5,000人,1962年之前,英聯邦居民均可以自由出入英國,但實施「勞工紙」計劃後,就比較嚴謹了。到了1965年,不計留英的海外學生和護士人數,居英華人約為60,000人。

 

 

1981年的人口統計,合共有91,000名華人,同年有16,000名越南難民到英國定居,其中很多是華裔。鑒於香港主權於1997年回歸中國,英國國會通過了1990年英國「國籍法」,允許50,000個香港家庭移民英國。1991年人口普查,全英共有166,000名華人,其中147,000人居於英國的主要城市:倫敦、曼徹斯特、利物浦、伯明翰、列斯、錫菲聯等,約有6,000名華人居於威爾斯,而以首府卡迪夫人數最多。13,000名華人則居於蘇格蘭主要城市格拉斯哥、愛丁堡、鴨巴甸等。但有7,000名居住於北愛爾蘭的華人沒有被包括在此人口普查之中。華人居英總數到了2001年已超過30萬人,其中倫敦華人人口超過10萬。2011年共有433,150名華人,2019年估計居英華人超過60萬人,其中約30萬人居於倫敦。

 

 

華人移民海外,往往受到國內外政治動盪因素影響。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67年的香港暴動,1976年的越南統一,1997年的香港主權回歸及2000年的澳門主權回歸等等。

 

 

居英華人大部分來自遠東,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星加坡、馬來西亞、緬甸、印尼、越南和柬埔寨,也有很多來自加勒比海一帶,例如毛里裘斯、南非及美洲,天涯海角、無遠弗屆。

 

 

華社中心

 

有關華人社區的形成初期,大都互相扶持,早期非正式的組織多是同鄉會、宗親會及聯誼會等,相聚互助。

 

 

及至1980年,在倫敦成立首間的華人社區中心,往後還有其他的組織、社團,相繼高速發展。這些社區中心的宗旨,是為提高華人在主流社會的地位及改善華人的生活質素;幫助弱勢族群,協助華人解決及改善生活上所需;並保存、傳承中國文化藝術及身分認同;與主流社會共融,為華人爭取權益和平等機會等等。

 

 

隨著英國華人社區的服務對象轉變,由從前以廣東話為主的服務使用者,逐漸地兼顧以普通話為主的同胞(包括在英陪讀或在英照顧孫子的家長)。有見及此,各間華人社區中心均紛紛轉型,以不同的形式,去配合各階層及不同語言的服務使用者,例如籌辦不同的興趣班、英文班、福利諮詢、代言翻譯、戒癮治療等等,以配合需求。可惜現時仍沒有一間華人社區或社團可以發展成為或者集齊「老、中、青、幼」一站式的綜合服務及場所。這基於政府在這二十多年間大量削減撥款,令華人志願或慈善團體的工作舉步維艱,確實有賴各位善長人翁慷慨解囊、共襄善舉!同時亦要更多有識之士、秉持抱負,為華人發聲,打開華人在英生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