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 :不作監督,只當顧問

劉安琪

 

 

兒子年幼時,我兼任補習老師:每天晚上都檢查功課,對他的學習進度瞭如指掌。測驗和考試期間更進入緊張狀態,與他一起溫習。當他獲得優異成績,其他家長帶著艷羡的眼光問我有何教導秘訣時,我更沾沾自喜,引以爲榮。然而兒子升中學時對我説:「媽咪,請你別再作我的監督 (Supervisor) 了——還是當我的顧問 (Advisor) 吧!」那時我醒覺到,應該稍微退後一步,讓他學習面對和處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培養他的抗逆能力,充分發揮他的潛能。

 

 

 

 

不宜過分呵護

 

一些學者指出,父母很多時都要為子女操心,而孩子在家長過分呵護之下成長,會扼殺其應變及抗逆能力,以至過分依賴父母。每個孩子在生活中都有很多機會體驗種種的壓力,而並非所有壓力都是有害的,在成年人的支持和幫助下,「正面的壓力」可以促進孩子的心智成長,更能應付障礙和困難。

 

 

培養孩子的抗逆能力

 

培養孩子的抗逆能力,應該自幼開始。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自尊

 

讓孩子感到被愛、被重視、有安全感、有價值和潛力。多與孩子溝通、循循善誘地引導。懲罰會傷害自尊,最好儘量避免。

 

 

辦事能力

 

父母都渴望孩子能夠完成每個發展階段適齡的任務,從而建立信心,管理自己及學習與他人相處。家長可以自幼開始讓孩子嘗試承擔一些任務,在適當時候給予鼓勵,有需要時才提供幫助,讓孩子學習自理、參與簡單的家務、烹飪、園藝等工作,加强他們的責任感、成就感和滿足感。

 

 

樂觀的心態

 

注意你的孩子如何看待事物:遇到挫折時,他們是否會認為這是永久性,並且是針對他們?「為什麼總是發生在我身上?」悲觀的思維可以被定義為預期壞事發生: 「我不會在新學校結交到任何朋友——沒有人會喜歡我!」當孩子覺得無能爲力改變逆境時,父母可以幫助他們選擇將挫折視為暫時性的、並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若在他們的修復能力範圍內,可以採取行動改善情況。想孩子變得更樂觀,父母也應該學習自己更樂觀,以身作則。

 

 

堅持不懈

 

當孩子出錯或遇到困難時,勉勵他們再接再勵。成功自古在嘗試,熟能生巧,培養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力。成功與否,都可以讚許他們的努力,讓他們感到被支持。孩子遭遇挫敗時,家長要有同理心(即從對方的角度看待和感受某事的能力),好言安慰。

 

 

情緒智商

 

培養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自我接納、對別人情緒的敏感性和同理心。以建設性的方式談論情緒問題,培養孩子的洞察力,更能夠管理個人的情緒和行為,改善人際關係。

 

 

耐心聆聽

 

每個人都有其責任和煩惱,孩子也不例外。父母的耐心聆聽、體諒及支持,比任何一句安慰說話都來得珍貴,能減輕孩子被負面情緒影響的程度。新的學年會帶來新的挑戰:新課室、新課程、新老師、新同學,甚至新校舍、新環境,需要面對和適應。除了功課壓力以外,校園欺凌事件時有聽聞,家長應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和表現,若察覺到任何異常跡象,必須儘快了解情況,與校方聯絡,適當地處理,讓孩子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習。

 

 

孩子有積極和健康的發展,才能茁壯成長,成為一個快樂的成年人。英文中有一句諺語:”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 the tough get going.” 意思就是「當遇上逆境時,強者將更加努力地迎接挑戰。」願我們都能成為子女的好顧問,幫助他們逆境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