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生命線: 建立自信心 

日月星

人的生活習慣因人而異,但在新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期間,各地各民的生活習慣無不被擾亂,大部分人都被禁止外出。學生皆不能實體上課,在職的人也大多未能上班。長者更是高危一族,被勸喻留在家裡。這樣,人的情緖、精神和生理健康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現問題。據英國社會福利署報告,在疫情期間,很多家庭發生家暴的個案,社工輔導嚴重不足,要增加經費和人手招聘,以增强社會的服務。

居家禁令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使人感到沮喪、困惑、不安,甚至恐懼。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父母,因為疫情爆發,若不能在家工作者,可能會被公司要求休假,暫時領取政府的八成工資代金。當人感到很無助、很差勁或者自覺頽廢時,就可能産生悲傷、罪疚、憤怒和痛苦。若人的負面情緒發洩在家人身上,就可能出現家暴。

要改變生活的習慣,例如戒菸或者減酒,首先需在認知上明白菸酒的害處,繼而在每天的生活上,建立一些對健康有幫助的習慣,例如外出散步或跑步,健康的飲食等。這樣在不知不覺中給我們有潛在的推動力,使人更堅强,更努力去改變。來自内在的支配誠然是最佳的自制力,也毋須別人的幫助。一個能自律的人,能够鴐馭自己的壞習慣,是人生最有價值的經驗。

人的生活習慣最早期是來自父母,在年幼時,母親諸多呵護照顧孩子,經常限制他的活動,甚至不問孩子就餵他吃飯和幫他穿衣。這樣飯來張口、衣來張手的依頼習慣,阻礙孩子的自主能力,甚至孩子的思維發展。反之,父母若能給予孩子一些應當的責任,對孩子的個性成長和自主能力發展,多鼓勵,就建立了自信心。古有明訓:「失敗乃成功之母」,放手給我們的孩子嘗試實習的第一次,縱使跌倒了,還有第二次站立得穩的時刻。

影片《一個在保護罩内的男孩(The Boy in the Plastic Bubble)》的主角托德(Todd),出生時身體無免疫力,要在兒科醫院的保護病房逗留四年之久。後來,他被父母接回家,但仍然要困在一個保護塑料幕内。及後踏到了求學年齡,父母想方設法買了一件「太空衣」給他,在上中學時受到同學們的歡迎。其後結識了鄰居的女生吉娜(Gina),卻連見面握手都不可能。他深思熟慮,覺得長此下去不是辦法,要隨心所欲地生活,雖然有瀕臨死亡的風險。父母帶他去專科醫生詳細檢查,經測試化驗,證實他的體内免疫系統已經建立起來,可以走出保護區,毋須再穿上太空保護衣,足以在真實世界中生存。他拋開保護罩,昂然走出屋外,一起騎上吉娜的愛駒,奔馳而去。

讀者們,在此疫情仍然没有結束痕迹時,讓我們不用恐懼,而是以平常心應對,來度過新的每一天。慢慢地建立一些新的自信心,相信有更美好和幸福的明天迎著我們。耶穌的教導:「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六章3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