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 我們都是「疫」情中人

維奇

3月底,我們以為禁足兩週後會好;4月中,我們以為5月底會疫情緩和;5月底,我們以為7月會回復正常……眼睜睜看著夏天快要過去了。

計劃好的假期正想著要延遲到寒假吧,卻有預測說疫情會在冬天捲土重來!

我們這群普通百姓自問沒有行差踏錯,為何會遇上這些災禍,變成「疫」情中人?

這幾個月來所看的新聞,與不同的人聊天,都令我想起《聖經》中的一位人物——《約伯記》中的主角約伯。這位先生如我們的處境相似,沒有行差踏錯卻屢屢遭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失去所有財產和兒子、身患疾病、人際關係破裂、妻子唾棄、親朋遠離、情緒失衡,他的鬱悶呼天不應,叫地不聞。更可悲的是難得有三位朋友探望,帶來的只有膚淺的建議和虛假的安慰。這些無緣無故發生的連環不幸事件,都令約伯近乎放棄自己。

《約伯記》的作者直接挑戰人對「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想法。當我們想深一層,就會發現這種想法委實是過於簡單,因為它無法承載苦難背後千絲萬縷的原因。然而,痛苦的經歷打開了約伯的眼睛,使他看到在現實之中,無辜的人會陷入突如其來的困境,使他苦惱究竟公義何在。約伯身旁有位年輕人叫以利戶,他的諫言很特別,他的講話並沒有集中在苦難的起因,乃是探討苦難的意義。約伯所信的上帝最後更向約伯表明,祂是完全按照祂的藍圖建構世界,世界沒有任何角落不在祂的公義和智慧的護理之下,既然世界是屬於上帝,這也意味著,祂必定會以同樣的公義和智慧看顧人類。

在疫情之中,人會意識到自己的有限、脆弱與渺小。這些無力感會使人墮進自憐自艾的困局中,成為自己與人之間,甚至與創造主之間的障礙。或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去看待這場疫情,嘗試信靠上帝的恩典來面對這場苦難。在富足的時候,約伯自以為認識上帝,在苦痛的時候,他卻能親身經歷上帝,並說比以前風聞有祂更快樂無比。雖然約伯曾與他的朋友爭辯並向上帝抱怨,但最終上帝沒有為此而審判約伯,而是重新賜予他所失去的,並且更加豐足。故此,無論人與上帝的關係處於何種境況,上帝都願意人與祂建立信任、愛與誠實的關係。約伯過往在富足時的所有經歷,都不能與苦難中的他相比,因此他不再呼求上帝挪去他的痛苦,只求安穩在上帝的同在裡。

保羅.杜尼耶(Paul Tournier)是一位在瑞士日內瓦行醫50年的醫生,也是一位心靈作家。他在《Creative Suffering》一書中指出:「所有事情無論幸運還是不幸,在道德上都是中立的。因此,當我們面對逆境時,重要的不是要如何掌控,而是該如何反應,因為我們需要對所作出的反應負責。」同理,《約伯記》不是要解釋苦難的原因或意義,而是教導我們在遭受苦痛時,如能注視當中在精神上及屬靈上的所得時,就能有所收穫。所以,無論前景是暗淡或是明朗,我們都可以通過信靠上帝來勝過痛苦。因為祂是幫助我們,凡事都有祂的最終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