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胡德明、馮兆雄、方思潔、馬日恆、區雯慧、陸思齊、林珊一
聆聽版 (由全人佳音網台提供)
說起保育,不少人都認為事不關己,有些甚至認為保育分子陳義過高,不切實際。其實,保育絕對與我們息息相關。
為方便讀者了解有關保育對生活的重要,且先為保育下一個易於明白的定義。雖然保育可細分為千萬種領域,但本文提及的保育可概括成兩種:首先是生態保育,即講求天然資源的使用、分配和保護,其目的是確保不同的天然生態及資源——包括林木、捕魚、動植物的棲息處、天然景觀等,都可多元並健康地代代相傳;其次是物料(如石油、天然氣及礦產)開採上的保育,目的是避免或減少在開採時對大自然的破壞。另外一種則是文化上的保育,而文化泛指不同人的習慣及觀念,而它們可從生活模式、藝術、建築、音樂、文學等體現出來;重點是讓每一代人都能了解或欣賞到不同時代的文化歷程,文化保育多體現在文物館、博物館、藝術館及保存下來的建築物上。回到本文起初的問題:「保育與我何干?」希望下列幾點能提供部分線索。
保障資源的持續使用
保育並不是現代概念,現代的保育觀乃根據前人的經驗而有系統地建立下來。保育也不一定花費不菲,甚至有時更能省錢。試舉古已有之的休田法為例,兩塊相距不遠之農田按年輪流使用,除了可確保土地養分能在休田時得以補充外,農民也能避免因枯田帶來的風險及尋找新田的成本。有在超市購買魚類的讀者可能也看過「本魚類產品來自認可的持續生產商」或類似的標籤。不少海魚,尤其是藍鰭吞拿魚,多面臨絕種的危機。不少國家都設捕魚限額來保護一些因過度捕獲而面臨絕種的魚類。這也是保育的一部分,欠缺此等保育,我們或我們的後代便不能享用價廉味美的吞拿魚了。
保障多元生態
環環相扣的生態環境乃是上帝的精心設計。以上述例子為例,藍鰭吞拿魚若真的絕種,起碼會對生態造成兩種影響。首先是藍鰭吞拿魚頼以為糧食的其他海洋生物便會少了被捕食的危機,這有機會增加它們的繁殖機會;其次是以藍鰭吞拿魚為食糧的海洋生物便少了一種食糧從而影響它們的生存機會。這些生態失衡對海洋環境及我們的生活均有一定影響。保育著重維持一個多元的生態環境,以減少生態失衡及其損害。
生態安全
樹木從古至今也是人類頼以為生的天然資源之一。樹幹為我們的祖先作生火的工具,根部有鞏固泥土以減少山泥傾瀉及吸收水分以防止水患的作用。當然,樹木有助減低二氧化碳排放,從而減少溫室效應對人類的危害。所以保育樹林,也可為人類提供一個更安全的生活環境。此外,山嶺的保育也可保障水質不受城市及工業發展所污染。篇幅所限,本文不能細說其他有關保育對生態及人類安全的關係,但重點是,我們往往因短期的利益而作出對生態及人類安全有害的蠢事。
保存實物及天然景觀
以上所說的多是生態保育對我們的影響,而很多也不是在日常生活中能直接看到的事物。文化便不同,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的語言、藝術、建築、文學、科學、運動等都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是所有古老的東西都值得保留,但是作為一個尊重歷史並對下一代盡責的人,我們至少應該有計劃、有重心地確保文化的傳承。
我們正高速地向全數碼社會邁進,很多事物都以電子檔案儲存,加上立體打印技術,很多在博物館存放的文物及藝術品看來並沒有保存的必要。可是,不論立體打印有多逼真,它們始終不是原物,也不能充分散發歷史在原物身上留下的痕跡。古宅古堡更加是不能數碼化的文化遺產,保育不單能把它們保留下來,有時更可為這些建築物帶來適合於現代的用途。譽滿全球,位於倫敦的泰特現代藝術館的前身便是一坐舊式發電廠。天然風景更不用多說,更高的科技也不能造出位於英國南部薩爾斯郡(Sussex)的七姊妹崖吧!
溫故知新
人類最愚蠢的行為莫過於重蹈覆轍,而最聰明的行為也必定是能溫故知新。現今流行的絕大部分科技、文學、藝術及音樂,或多或少都是透過前人遺留下來的學識、經驗及智慧而成。若沒有文化保育,又如何能確保我們為下一代留下足夠的文化資產來開拓他們的新世界?
不少讀者都讀過Peter Rabbit一系列的兒童叢書,也因此認識到其作者Helen Beatrix Potter。她除了是名作家外,也是著名的保育人士,更是當時剛成立的國民信托基金會的最大一位捐助人。基金會(NT)在英格蘭湖區的大部分物業也由她捐贈,本年7月,基金將會在湖區為她的150誕辰作一連串的紀念活動。她的保育思想,乃是受到基金的第一任秘書長羅士利牧師所啟蒙。本文結束前,盼與讀者分享《泰晤士報》為羅士利刋登的訃聞中的一節:「若不是羅士利的辛勞,英格蘭將會是一個更沉悶、更不健康及更不快樂的國家。雖然這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極尊榮的評價,但放他身上卻並不誇張。」不錯,若我們忽視保育,剩下的只會是一個富於物質卻是死氣沉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