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
文/司徒永富
曾經聽人說:「職場就像一本永遠學不完的書。」這話的確十分有道理,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表面上不是絕頂聰明的人,但往往在事業上卻能取得非凡的成功。當然,他們能夠成功,一定自有不少過人之處,但其中一項共通的原因,往往是他們懂得用人,善於推動不同範疇的賢才幫助自己。
領導者和執行者不同的是,領導者是掌舵的角色,給予團隊大的方向及使之充滿使命感和信心來執行方案,以期達到既定的目標。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形容管理為:釋放人的善意和潛能,來創造、服務他人。形象化來說,領導者便像球隊中的領隊,執行者便像球員一樣。如果球隊只有領隊,沒有球員,便無法比賽,反之亦然。進一步來說,球員和領隊是否合拍,是十分重要的。提到領導和下屬合作最佳的例子,一定想起三國時的劉備。劉備雖是貴族的後代,但出生時家道中落,年幼時只是和媽媽在市集賣鞋為生。那麼普通的一個家庭,又怎會搖身一變成為一國之君?
相信熟知三國故事的,也知道接下來的情節,就是「桃園三結義」。一天,劉備巧遇英豪張飛和關羽,知道他們必定能夠幫助自己打江山。劉備不單收攬他們到自己的旗下,而且還和他們結義金蘭。既然稱兄道弟,做起事來自然會更盡心盡力,視死如歸。事實證明,劉備此舉十分成功。關羽最後雖然被曹操捉拿招降,但關羽對劉備始終忠心不二,為蜀國建立了不少汗馬功勞。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例子便是劉備和諸葛亮的故事,我們都聽過劉備為了招攬能人義士,不惜勞苦,三顧草蘆,結果請得諸葛亮出山相助。諸葛亮也不負所托,為原本實力最弱的蜀國打好基礎,能與曹操和孫權抗衡。但令我最難忘的是,劉備臨死之前,在白帝城托孤於諸葛亮,這實在需要很大的胸襟和信任。
眾所周知,劉備的兒子劉禪並不是一個聰明人,以當時諸葛亮的民望,要取替劉禪,一點難度也沒有。事實上,劉備也在托孤時向諸葛亮說,如果孩子真的無能,大可取替之。但諸葛亮不但沒此野心,反而盡心盡力,為蜀國努力到最後一刻。不妨想想,如果劉備生前不是以誠相待,諸葛亮會這樣賣力嗎?
總的來說,要推動團隊有信心和具使命感地前進,領導者和下屬的團結用心,非常重要。作為領導者,必先對下屬推心置腹,爭取互信,這樣才能有臣服的追隨者。正是:「得人心,得天下!」人人皆可成領導,關鍵在於是否得人心。
2014年8月內容
專題 • 生活資訊 •天倫樂 • 親子樂 • 智慧之窗 •生命線 • 世界風情畫 • 新聞評論 • 趣味人生 • 青年園地 • 職場點滴 • 教會消息 • 健康寶鑒 • 珍饈百味 • 遊子情 • 與你同行 • 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