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胡德明、馮兆雄、方思潔、馬日恆、區雯慧、陸思齊、林珊一
文/鍾凌
一個孩子長大成為什麽樣的人,雖然不能說完全是父母教養的結果,但父母對兒女的影響確實是非同小可。其實直接影響到孩子將來成為什麽樣的人,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父母本身是什麽樣的人。特別是父母在平時生活中的言語行為,在不知不覺間就已經影響了兒女做人的標準。
在我的女兒大約三歲的時候,有一天我聽見她自己在房間裡面講話,我就偷偷地走進去,發現她坐在椅子上,把玩具娃娃舉起來,裝出很生氣的樣子說:「你不聽話嗎?不聽話就要打屁股啦!」然後她把娃娃放在腿上,裝模作樣地拍打娃娃的背。
我當時覺得她模仿媽媽罰她的樣子真的很像,同時也覺得有點害怕,因為她讓我看見原來這麽小的孩子已經能把做父母的一言一行看得清清楚楚,而且跟著有樣學樣,完全不是父母有意識地去教出來的。
潛移默化的影響
我的孩子在讀小學的時候,參加很多戶外的活動,我也跟著認識了很多的家長。我留意到,小學年齡的孩子很樂意跟著父母到處去,並且很習慣地會跟著父母做事情。比如住在同一個小區裡面的孩子們一起到附近的草坪去踢球,有些父母是很樂意幫忙的,球賽開始之前幫忙拉網、立界線,球賽結束之後又幫忙收垃圾、搬運東西等等。他們的孩子也就跟著父母一起做這些事情。但有些父母卻只是袖手旁觀,甚至是對事情視而不見,自顧自地就走了,他們的孩子也就跟著父母來來往往,基本上是不可能想到去幫忙別人。
一個家庭的生活環境和習慣,最容易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將來選擇的生活習慣。我的原生家庭裡面,從外婆到母親到我都有嚴重的潔癖,特別是不能接受讓別人隨便碰自己家裡面的東西,尤其是床鋪一類的用品。我本來以為自己已經改了很多,結果到女兒稍微長大了一些,我們就馬上能看出她也有潔癖的傾向。我一開始還不明白她是從哪裡學來的,後來回想一下,其實就是從我身上學的。因為我有事沒事就去幫她換洗床單、毛巾,別人把衛生間稍微搞髒一點我就要立刻清洗,到廚房看家人洗碗不夠乾淨就大聲責備他們。久而久之,女兒就採納了我這種潔癖的生活方式。
說到做到,以身作則
至於父母的道德觀念和處事原則,就更加是言教不如身教。尤其是對待青春期有叛逆心的孩子,我們如果只說不做,言行不一,我們在孩子的眼裡就已經失去了管教他們的權柄。反過來,如果我們能夠說到做到,以身作則,那麽孩子即使當下不情願被管教,但其實心裡是知道分辨是非的,過後也會對父母有信任和安全感。
天底下沒有完美的父母。我們如何能夠超越自己的不完美,在言行上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聖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於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雅各書》一章5節)。如果我們可以認識聖經所講的這位神,從神那裡得著智慧,並能夠有力量去改正自己,然後對兒女施以言教和身教,那麽不單孩子會得到更積極正面的影響,我們做父母的也將會在陪伴兒女成長的過程中,自己成為更加美好的人。
專題文章
(社論) 不打不成材?
父母的說話方式孕育出不同子女
怎樣的父母 怎樣的孩子
細心說恩言
童年包袱
一直在追那個更好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