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 父母的說話方式孕育出不同子女

2016年5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胡德明、馮兆雄、方思潔、馬日恆、區雯慧、陸思齊、林珊一
文/張春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父母對孩子說話的語氣,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修養。好多人未結婚前對父母的「婆媽說教」不勝其煩,直至為人父母,才發覺自己管教子女的語氣、用詞,脫口而出的居然全部都是父母的言傳翻版!

 

 

 

 

 

 

 

華人父母向來重視子女教育,卻往往不重視教子採用的言語方式。華人傳統的管教方式──「打是疼、罵是愛」,注重論說批評,認為嚴格要求才是鞭策兒女成長的良方妙藥。這種以「說教」為主的傳統教育,與「誘導」為主的現代教育方式大相徑庭,尤其對於生活在英國、子女接受西方教育的華人家庭,教育觀念上的差異衝突更為明顯、尖銳。據調查,在英國,華人家庭父母與子女的口角衝突相當嚴重,甚至華人家長在公共場合管教子女時「罵街」,招惹旁人報警、社工部調查的事件也時有所聞。「華二代」雖然大多刻苦努力,在學業上多有建樹,但生活在兩種文化的撞擊點上,處於家庭與當地文化雙重代溝的夾縫之中,心理上的壓力負擔對性格、健康和日後生活的影響,不容忽視。父母的說話方式會影響孩子一生,做父母的要自我反省,對子女的言語方式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

 

 

威嚇型

 

 

「再不聽話就趕你出街!」「不做完作業就沒飯吃!」

 

 

威脅性的管教方式或許「立竿見影」,令年幼的孩子乖乖就範,但其實嚴重削弱父母的誠信和權威,導致孩子長大後對父母的輕蔑和叛逆。

 

 

 

 

 

 

 

 

 

標籤型

 

 

一些父母過分緊張兒女的成長,對孩子的性格、能力、表現急於下判斷,常當著孩子的面以孩子的弱點為話題聊天談論。孩子對自我的認識首先來自於父母的態度和評價,過早被定性定型,尤其是被貼上「無腦(蠢)、無用、衰格(人品很壞)」等負面的標籤,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自貶型

 

 

當別人誇獎自己的孩子時,華人父母出於文化習慣多會謙虛地否認,甚至故意貶低自己孩子去迎合誇獎對方的孩子。孩子的自尊心強,未必明白父母這樣說是出於禮貌,因此容易失去自信感、成就感。

 

 

 

 

 

 

 

 

敷衍型

 

 

「我很忙,不要吵」、「小心點啊」,甚至「很好」、「真厲害」之類無實質內容的讚賞,都可能令孩子覺得自己不被重視,久而久之關閉心扉,成為與父母同一屋簷下生活的陌生人。據最新調查,英國一半以上的家長表示不知如何和子女溝通壓力、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這多少與兩代人已習慣敷衍性的言語溝通有關。

 

 

挑錯型

 

 

一些父母認為自己最重要的職能就是做「督工」,對孩子的表現、成績、交友百般挑剔,以為嚴格要求可以激發孩子的進取心,其實往往事與願違,令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受挫,情緒焦慮低落,無法以平常心對待人生得失。

 

 

 

 

 

 

 

 

比較型

 

 

在很多父母眼中,自己的子女總不及別人子女優秀,很多時會不經意說出「你看某某人的孩子多聰明多乖」等說話。所謂「人比人,比死人」,激將法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發洩型

 

 

「正敗家仔!」「生塊叉燒好過生你」……父母「火遮眼」時衝口而出的說話,往往對年幼子女造成心理陰影。不少父母責罵子女以為無傷大雅,其實已構成情緒虐待。專家提醒父母要注意控制情緒,以防言語上「冷暴力」對子女的傷害。

 

 

 

 

 

 

 

 

 

提高說話的藝術

 

 

聖經《歌羅西書》說:「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說話就好像炒菜加鹽調味,鹹淡適中,才令人消受得起。以下三個原則可以幫助華人父母改進自己的說話方式:

 

 

避免論斷式的言語

 

 

「你總是這麼粗心」、「你肯定超不過他」……論斷式的言語是無視(否認)人和事都是不斷改進變化的事實。父母應傳遞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迴避論斷式言語,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接納。

 

 

 

 

 

 

積極評價代替負面批評

 

 

「這次考試確實不理想,但起碼你明白需要在什麼方面多努力」──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斷體驗從父母語言中傳達出來的積極評價,有助培養孩子堅強的心理素質。

 

 

控制感情宣洩

 

 

「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自己兒女生氣,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三章21節新譯),聖經上教導父母應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子女不滿時不要只顧「一吐為快」,要多從子女角度考慮問題,以友善商討的方式處理彼此的矛盾。

 

 

專題文章

 

 

(社論) 不打不成材?
父母的說話方式孕育出不同子女
怎樣的父母 怎樣的孩子
細心說恩言
童年包袱
一直在追那個更好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