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 立體打印 用途廣泛

2016年3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胡德明、馮兆雄、方思潔、馬日恆、區雯慧、陸思齊、林珊一

 

 

 

立體打印被媒體譽為新一波工業革命,以下是各個領域利用立體打印技術的其中一些突破:

 

 

 


 

 
 

 
衣物

 

造鞋公司J&S Enterprises推出立體針織鞋,以輕身、環保、完全無縫及完全合「腳」為賣點(有些人左右腳尺寸不一)。款式方面,消費者更可選擇左右不同顏色的鞋子。JS鞋採用CAD軟件設計立體圖,然後使用立體針織技術,價格約80-100美金一對。

 

 

 

 

 

 

 

家具

 

 

法國和比利時的IKEA(宜家傢俬)使用立體打印機維修舊家具。顧客將舊家具帶回IKEA,就能換取家具券購買新家具。IKEA利用立體打印機維修舊家具,翻新後再次出售。IKEA表示,在未來幾年將陸續推出立體打印部件,讓丟失或破損的家具更容易修復,從而增加家具耐用度,減少廢物、有助環保。

 

 

 

 

 

 

 

藝術

 

 

攝影:香港的立體照相館,利用立體打印技術和從日本引入的「三維照相打印技術(3D Photo)」應用模式,掃描實體的立體圖像數據,再打印出實體模型。立體照相打印過程與平日在照相館拍攝大同小異,只是拍攝出來的不再是一張張平平凡凡的照片,而是與實物或真人酷似的立體模型。

 

 

樂器:2013年已經出現了利用立體打印的吉他Americana。直到現在,幾乎整隊樂隊所需的樂器已經能夠以立體打印出來。不過大部分的樂器都只是以立體打印外殼,以裝飾為主,發音的配件還是用回傳統的居多。不過新西蘭克蘭梅西大學的機電一體化設計工程師兼教授奧拉夫就SLS立體打印機,以尼龍材料將整支薩克斯saxophone(除了彈簧和螺絲)41個部件打印並組裝出來。這支利用立體打印的薩克斯重量僅為575克,是正常薩克斯重量的四分之一。

 

 

 

 

 

 

 

醫學

 

安東尼阿塔拉(Anthony Atala)在2011年的全球創意論壇「TED年會」上表示,立體打印是再生醫學新趨勢,並即場「打印」出一顆腎臟。立體生物打印的概念源自於器官培養,主要是要為了解決器官捐贈不足的問題。立體生物印表機使用病人自己的幹細胞,或是各種從病人身上取得再培養的細胞作為「生物墨水」。打印前先用電腦斷層掃描真的器官,之後轉換為立體模板,輸入電腦,然後驅動「印表機」,將「墨水」噴在一張張可被生物分解的材料上,再利用水膠或黏著劑使細胞附著在特定位置,並將許多張平面材料堆疊起來,待這些平面材料分解後,所留下的細胞就能形成具有立體結構的器官。

 

 

除了人體器官,骨頭也是立體列印的範圍之一。美國一名男病人植入立體打印的頭骨。這些打印出來的頭骨的基本原料為聚醚,而上面留有小洞鼓勵新細胞和骨骼生長。另外,美國一名17歲少年在一次交通意外中面容受損,外科整形醫生利用立體打印來重建其損壞了的面孔。在接受了四次手術後,雖然疤痕仍然隱約可見,但基本上回復了舊時面貌。

 

 

航天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下一代探測車,採用以立體打印出來的部件,以支援人類對未知領域如小行星和火星等的探索。航天工程師利用高性能熱塑塑膠,可以立體打印製造夾具、固定裝置、檢測計和最終用途飛行器部件。而第一款由立體打印的全比例渦輪推進飛行器引擎模型,亦已成功構造。

 

 

專題文章

 

 

(社論) 立體打印是否萬能?
可打印出房子的打印機
立體打印 用途廣泛
前途無量,隱患多多:立體打印的前景及挑戰
從大自然看創造者的打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