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
文/賈慶秋
聚會中,幾位家長在討論被年輕子女視為「透明」。「每次給予意見和提出要求,他們總不理睬!」我常從家長那裡聽到這些申訴,實在不好受。
◎過分被動教人感嘆
如果子女兒時便已視家長為「透明」,而家長亦感到無計可施,那麼當他們進入更能自主的青少年期時,家長還能要求什麼?
上一代的父母,也許對子女過分嚴厲,要求過高,有欠同理心。因此,我們這一代普遍接受開明教育和親子文化。既然知道打罵不適用,便轉向採取接納和體諒來對待孩子。從前的一代是因遭打罵而欠缺自信的一代,今天的新一代卻成了慣性要被接納的自我中心的一代。究竟當中問題何在?是否需要矯枉過正?當父母是否不能「心軟」?西方國家不允許打罵孩子,但若只允許接納與寬容,那便變得過度被動,孩子反成主導,父母只有被「拖著走」。
一位家長分享說,她8歲的女兒很難適應新環境,若睡不好或吃不好,便更難表現合作。「所以她若頑皮,我也有責任,我應該給她更高營養的食物,令她更專心。」有一對父母說他們的孩子很喜歡藝術,因此有藝術家脾氣也沒辦法。另外,孩子沉迷玩電腦的家長們大多會說:「我叫他不要沉迷,但他不理睬,我也沒辦法。」無奈的家長為孩子找理由,將責任歸咎於自己,甚至認定是自己權能所限,這些所謂「明白體諒與接納」,實教人感嘆!
◎從不間斷經年堅持
當孩子已成長至青少年,在這時期才管束及改變惡習的確很難,但家長的堅持和正確的行動仍是必須的。不是問題發生時才堅持,應是在孩子人生中首次出現問題時(縱使是輕微的事),家長就要正視,堅持督察,並引導他們不再重犯。一旦發現孩子重犯,父母須立即跟進制止,這樣方為有效。家長必須表達出關注及糾正行動是出於愛;宜用堅決的口吻和語調,切莫目露兇相或憎厭的模樣。這些堅持應該是經年累月,且必需從孩子幼年時做起,潛移默化地將孩子調校過來。
若錯過了一開始便調校的機會,即時起步也總比放棄要好。我們也常「中途」協助家長糾正子女的行為和態度問題,只是需時較長,但只要有恆心,必定奏效。基督徒父母若加上禱告,求神改變子女成為祂所喜悅的,便更有望成功。
在我負責的課後紀律活動中心,常有家長因不能從子女口中得知「誠實」的答案,於是轉向我們套取「真料」,為何會如此?當中最大的秘訣是「堅持」。經常參與我們活動的學生們,深知導師對謊言是零容忍的(Zero Tolerance),正如零容忍暴力般認真嚴正。很多孩子都在我們那兒親身經歷或目睹過說謊的後果,比「直認做錯」的後果更為嚴重,而且知道誠心認錯必得到寬恕。(當然也得接受一些合理的懲誡,如停玩一會或寫道歉信等。)最重要的是,不會被標籤為「說謊的孩子」,可即時「洗底」。因為神也是不斷寬恕真心悔改的人,白白赦免,並認定我們無論如何,在祂眼中都是寶貴,且是祂所深愛的。
2014年9月內容
專題 • 生活資訊 •天倫樂 • 親子樂 • 智慧之窗 •生命線 • 世界風情畫 • 新聞評論 • 趣味人生 • 青年園地 • 職場點滴 • 教會消息 • 健康寶鑒 • 珍饈百味 • 遊子情 • 與你同行 • 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