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 針對長期病患者的醫療改革

2014年9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勞伯祥、馮兆雄、方思潔、岑偉鵬、林珊一

 

 文/岑偉鵬

 

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在2012年進行改革,把混亂的部門架構重新整合。經過兩年多的努力,亦總算塵埃落定。NHS自1948年成立以來,為英國國民提供免費醫療服務,惠及全民。經歷了60多年的歷史洗擦,社會經歷了結構性的變化。以前困擾人的大多是傳染病,而現在卻是不同類型的長期病患。

 

英國目前面對的長期病患可以分為四大類:

 

首先是肥胖症。英國的肥胖問題,在歐洲國家中最為嚴重。以前人們一般認為,生活富裕的家庭才會有肥胖症,但由於現代的便宜加工食品含有大量營養價值低的脂肪和糖分,導致很多家境貧困的人士,特別是兒童,都有肥胖症,所引發的後果是其他的高危疾病,包括心臟病和糖尿病。政府除了立法禁止學校售賣導致肥胖的垃圾食品和飲料外,也推動健康飲食,提倡運動。

 

第二類是精神疾患。由於生活的要求和模式的轉變,有精神疾患的危機愈來愈高,像火山爆發一般,殺個措手不及。近年經常發生多宗駭人聽聞的暴戾案件,屢見不鮮,不少個案皆歸咎於政府的社會福利部門與醫療部門脫軌,沒有好好處理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已經是高踞首位的都市病,每四人之中就有一位被界定為患有精神疾患。

 

第三是老人病。最常見的是退智症(dementia)。發展國家的人口老化問題已是不爭之實,英國也不例外。一方面是因為生活水平的提升、醫藥科技進步,以致國民平均壽命提高。這除了直接影響退休福利制度,也造成因年老帶來的長期病患者數字急劇上升。

 

第四是癌症。癌症已是毫不陌生的名詞。預計到2020年,英國每三名人士中就有一人受癌症威脅,其所需的醫療費用也極其昂貴,不論對政府或個人都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常見的癌症發病率颷升,患病的趨勢愈來愈年輕化。相信是與生活環境和習慣有直接的關係。與其治癌,政府寧願投入大量資源去防癌,預防勝於治療。

 

以上概括,英國未來的醫療開支,比國防開支不遑多讓。不單是病人數字增加,病人接受治療的時間也相對較長,國家承受的醫療開支有增無減,超過三分之二的總開支都放在醫治和照顧長期病患者的身上。事實上NHS也快要到崩潰的臨界點。目前的國家醫療保險制度正受到嚴峻的考驗。

 

現時的醫療政策,正正是要針對長期病患者給政府帶來的財政壓力及醫療體制的張力。不單如此,架床叠屋的官僚體制亦把醫療服務的質素拖垮了。前線醫護人員叫苦連天,有心無力。醫療失誤亦此起彼落,甚至造成人命傷亡。

 

進一步的醫療改革如箭在弦,勢在必行。將會如何發展下去呢?從正面看,改革將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1. 綜合療理(Integrated care)

 

將已經變得支離破碎的部門制度重新整合,著重跨部門隊工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治療。部門與部門之間,病人和醫生、醫院、診所之間的資料互通是NHS的重要任務。政府目前正著手打通「病人記錄不能互通」的關卡,使前線醫護人員和社會福利人員,可以一站式閱讀病人資料。但有關注病人權益的組織,則要求政府確保資料不會被濫用,免得成為僱主、保險公司的秘密武器。

 

2. 自我療理(Selfcare)

 

政府致力減輕醫院門診和急救部門等次層療理(secondary care)的壓力,此舉意味著必須提高基層療理(primary care)的服務質素。基層療理主要就是透過家庭醫生、藥劑師、社區護士等提供的醫療服務。而病人亦有權參與討論療程的治療方法、選擇自己能夠接受的程度,甚至醫院。不同專長的醫護人員要為病人度身訂造療程(care plan),儘量讓病人得到足夠的資源去自理(accessible care),而不用動輒跑到醫院。因此,家庭醫生將肩負更重責任,可說是百上加斤。

 

3. 整全療理(Holistic care)

 

政府深切明白人患病時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必須為病人提供整全治療,不獨是身體,精神和心靈都足以影響人的健康。再加上其他的輔助治療(complementary therapy)普遍得到大眾認同,病人有權選擇合適的輔助或另類治療(alternative therapy),例如針灸、推拿等。

 

 

專題文章

(社論)造福家人愛的實踐

針對長期病患者的醫療改革

照顧長期病患的太太

弱能兒子能獨立生活了

父親與阿茲海默症

家有病人時-給照料者的話

給照護者的支援

禱文

 

 

2014年9月內容

專題 • 生活資訊 天倫樂 • 親子樂 • 智慧之窗 •生命線 • 世界風情畫 • 新聞評論 • 趣味人生 • 青年園地 • 職場點滴 • 教會消息 • 健康寶鑒 • 珍饈百味 • 遊子情 • 與你同行 • 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