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 詐騙個案

2015年1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胡德明、曹子光、馮兆雄、方思潔、區雯慧、陸思齊、林珊一

 

聆聽版 (由全人佳音網台提供)

 

網路詐騙手法五花八門,以下是兩個真實個案:

 

個案一:

李先生失業了兩三個月,每天都會在網上的招聘網站尋找合適的工作,然後把個人履歷經電郵寄出;又或是根據招聘廣告的超連結,直接在網上輸入個人資料及學歷工作經驗等相關資料。通常履歷表寄出一至兩星期便會收到電郵回覆,而更多的是,寄出的應聘電郵都石沉大海,音信杳然。

 

一個多月前的一個週末晚上,李先生如常在網上瀏覽招聘廣告,看到一則招請保安人員的廣告。廣告列明應聘人無需相關工作經驗,僱主會提供在職訓練。李先生不虞有詐,依廣告指示把履歷電郵至該公司。就在隔天(星期六)中午收到該公司電郵回覆,表示他們收到了李先生的應聘電郵,但原來此公司是一家仲介公司,他們要求李先生先登記成為他們的「會員」並付上一百英鎊的「登記費」才繼續為他仲介工作。電郵內容言詞懇切,表示李先生的條件非常適合該職位,而僱主方面也已經初步接納李先生應聘云云,要求李先生儘快把「登記費」存入他們的戶口。

 

李先生收到電郵後並沒有立即回覆,只一邊權衡利弊。心想一百英鎊並非什麼天文數字,把它當成仲介公司的服務費也不至太過。況且如果付出一百英鎊就能成功找到工作、脫離失業大軍的行列,這一百英鎊也算是花得有價值。到晚上,當李先生還在暗忖要不要星期一就把「登記費」存入仲介公司的戶口時,他又收到仲介公司的另一封電郵。內容說李先生打算應聘的保安公司急需人手,星期一就要人上班,工資每個月可達1,500多英鎊。但由於李先生沒有當保安人員的經驗,他們必須儘快為李先生安排一個訓練課程,星期一就開始上課,而學費只需600多英鎊……

 

讀到這裡,李先生意識到這仲介公司的工作手法有點奇怪,甚至不可靠。怎麼短短數小時內,所要求的金錢會愈來愈多。李先生懷疑他們利用他的求職心切,一步一步引他墮入圈套,乖乖付上各種巧名立目的費用。幸好李先生夠機警,才沒有受騙上當。

 

個案二:

阿森是個音樂狂,特別喜愛參加各式音樂會,在現場感受歌者與樂隊 的音樂交流。他每年都在音樂會門票上花費不少,一場音樂會門票動輒花費一兩百英鎊。幾個月前,他心儀的歌手久休復出,公佈將在一小型場館舉行「只演一場」的音樂會。場館很小,只能容納不到一千人,而歌手又因身體狀況多年沒表演,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再聽到她的現場歌聲,所以很多粉絲都跟阿森一樣,不計代價,只求一票在手。門票只能透過網站在網上購買,開賣那天,網站擠得水洩不通。不消一會,門票售罄,阿森沒有買到。他心有不甘,立即轉向他時常瀏覽的音樂討論區,發現竟有黃牛票發售。他聯絡了其中一位賣家,很快就達成協議,用高於市價一陪的價錢,購買這張算是「失而復得」的門票。阿森根據協議把錢存進了賣家的戶口,然後天天望眼欲穿祈求門票早日到手。音樂會日期漸漸逼近,可憐那門票仍然一點音訊也沒有。他嘗試電郵賣家,又在討論區「人肉搜尋」,結果還是沒有消息。賣家就像在網路世界裡消失了一樣。他在討論區開文討論,才發現有不少同道中人同樣被騙。他們聯合起來報警求助,但警方立案後也表示這種騙案 很難有突破,只囑咐他們下次要小心。面對著那兩百多英鎊的金錢損失,加上看不到心儀歌手表演的失落,阿森只能對著電腦嘆息。

 

很多網上騙案都利用人性的弱點,如貪念、對某種物慾的渴求、甚至是對人的愛心,加上煽動的言詞,讓人陷入圈套迷網。其實只要明白天下無白吃的午餐、吃小虧不能佔大便宜,再加上小心研究和查證,很多騙局是可以避免的。

 

 

其他專題文章

(社論)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網絡欺詐 層出不窮
詐騙個案
對付電訊詐騙:靈活應變,防騙有術
子女網路安全
不求真的年代
如何避免網絡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