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 不求真的年代

2015年1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胡德明、曹子光、馮兆雄、方思潔、區雯慧、陸思齊、林珊一

 

以假亂真,假可亂真,現實生活隨處可見。最明顯的,是市面上充斥著不少「冒牌貨」,它們通常都是不法商人假冒名牌或涉嫌侵犯版權的商品,在市場上魚目混 珠。近年興起「山寨版」這字眼,指的是以仿真度極高的方式仿製出來的名牌皮包、衣物、手機等產品。很多假可亂真的商品都可以從網上買到。有些買家甚至「明知是假也要買」,但也有不少人是因為貨品便宜,被人瞞騙而買下膺品。

 

互聯網的確為不少人提供了跨越界限的社交平台,用戶只需透過不同的社交網絡程式,如 Facebook 、 WeChat 、 WhatsApp 、 Line 、 Twitter 等,就能與不同的人展開「對話」。很多網「友」甚至根本毫不相識,隨之而來的疑問是:大家所分享的個人事件或其他內容,到底又有幾分是真實,有幾分是虛構?事實上,現在不少人甚至已經不再執著別人在網絡世界上說的話和發放的資訊,到底是真還是假,因為他們認為網絡本身就是一個虛擬世界,內容真偽與否並不是最重要的。而另一個層面,很多人在填寫網上問卷,甚至申請帳戶時,都會虛報個人資料,如名字、電郵、電話號碼及出生日期等,究其原因,相信除了是因為這些網站其實不會在意審核資料的真偽之外,也是因為用戶本身對互聯網世界抱持不信任心態,怕個人資料會被盜用,蒙受經濟損失,又或是被人「起底」(查出大量個人資料或相片等隱 私資訊),惹來麻煩或被不法之徒利用。在這種「不信任」的心理機制下,不少人就選擇報上虛假資料。

 

既然「假作真時真亦假」,網站發送的資訊和消息,不少是沒有真憑實據或是捏造的,儘管其中一些發表者在發放虛假資料時,只是希望吸引更多人的注意,並沒有懷著什麼不軌企圖,但都反映出一個事實:在虛擬的網絡 世界中,人們似乎再不需要為自己所發佈的話負責任;而

 人們對很多事物,也從以前相對容易相信,變成以一種「是真的嗎?/你怎麼知道是真的?」的懷疑心態來面對和處之。

事實上,世界上很多人事物或許叫人難以辨別真偽。有一些事情的真偽,對我們來說,或許的確並不是最切身重要的;然而有一些事情的真偽,卻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人生。聖經上說,神鑒察人心、試驗人肺腑(參《耶利米書》十七章10節),祂無所不知。人外在的行為就算能瞞騙所有人,卻不能欺騙神。人心中的惡,包括任何一件事情或思想,在祂面前都不能隱藏。當神的真光照入我們生命裡頭時,反射出的是純潔無瑕,還是黑暗醜陋?

 

虛假的反面就是真理,真理是真實的、靠得往的,並且經得起時間考驗。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十四章6節)主耶穌是使人通往父神那裡唯一的途徑,認識和相信耶穌是今生最重要的決定,因為所影響的,不只是今生,還有未來永恆國度裡的生命。

 

其他專題文章

(社論)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網絡欺詐 層出不窮
詐騙個案
對付電訊詐騙:靈活應變,防騙有術
子女網路安全
不求真的年代
如何避免網絡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