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
文/李鄭玉珊
多年來,鮑維均博士致力傳遞「聖經是信仰的中心」的信息,他很希望透過研經,讓信徒覺得聖經是有能力的,對他們日常生活是有幫助的。
◎與子女讀經祈禱 十分管用
鮑維均博士在6 歲時已得聞福音,也曾表示信主,但自言信得不夠清楚。「感謝神,媽媽常與我一起讀聖經,每當我遇上擔心的事情,也會要求她跟我一起祈禱。」鮑維均12歲那年,就已確定自己蒙恩得救,且與神有直接的接觸。 「在81年的港九培靈研經會上,我聽到戴紹曾牧師(戴德生曾孫)的信息後,非常感動。當時我只是個中學生,但在講員呼召的時候,我居然走出去,在會眾和神面前表示決志委身。那一刻,我只知道神愛我,我要回應祂的愛。」
鮑博士不諱言,這單純的愛在他心裏不停燃燒,直到今天還是興旺不衰。鮑博士深覺昔日從父母那兒領受的,十分管用,所以,同樣也將這一套應用在他的一對孿生女兒身上。「我們從小就跟女兒講到罪和救恩的問題。我要她們知道自己有罪,錯了就必須承認,然後靠著神的恩典和耶穌的寶血,就可得赦免。」縱然這兩位小人兒才不過11歲,但卻擁有很強的知罪心,而且清楚知道需要救恩。鮑維均認為父母必須作子女的好榜樣,絕對不能把孩子帶到主日學,而自己卻缺席崇拜;他強調最重要的是把神放在首位,將子女領到神面前,讓他們在教會中成長,繼而長大後可以投入學習事奉。因此,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年紀小而延緩傳遞聖經的真理。
◎再將生命交給神 關係重建
在信仰的路上,每個人總有高低,鮑博士也不例外。當年他的妻子病重,多方禱告代求也無效,直到有一天他跟太太換了一個禱告的方向──為神的榮耀禱告後,才見到曙光。末了,醫生安排他與太太作最後一次的對談,鮑博士雖然心中有許多想提問的,但結果只問了一句:「你有沒有平安?」鮑太太點頭示意,他知道神在天上已得到了榮耀,撒但已被擊敗。第二天,鮑太太平安返回天家。沒想到,後來主診醫生告訴他,因著他們的見證,他決定放下醫務,全職事奉主。
縱是這樣,失去摯愛的創痛和打擊,還是把鮑維均博士推入抑鬱的深淵。「我雖然沒有直接懷疑神,但跟祂的關係卻充滿了掙扎。心想,既然向神禱告得不到應允,幹嘛還 要禱告?我不明白為什麼神這樣對待我的婚姻!感謝神,9 個月之後,神再次向我說話,讓我全然醒過來,而且還把我帶返祂身邊,重新認定祂,我和神的關係因而得以重建,我即時再將生命交給神。」他從中學到了一個功課──人能夠明白的事情實在很少,而在神眼中和計劃裏認為最好的,往往遠超過我們所能看見的。自此以後,他不再問神為什麼,而只想知道神要他做什麼。
◎神的道永遠得勝 大膽宣告
鮑維均博士在美國接受教育,先後獲惠頓大學(Wheaton College) 哲學和古典文學文學士、惠頓大學研究院新約研究文學碩士、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神學研究碩士、文學碩士及哲學博士,主修希臘羅馬文化與初期基督教歷史。自1998 年至今,他出任美國三一神學院(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 新約教授及系主任。多年來致力傳遞「神的道是得勝的道」的信息──無論任何人,教會領袖或信徒都當宣告,神的道是得勝的。因此,他很希望透過研經,讓信徒覺得聖經是有能力的,對他們日常生活是有幫助 的。
許多人都認同鮑博士在釋經方面很有從神而來的領受,且能帶領信徒進入更深層的理解;但不知為什麼當自己讀經的時候,總覺得有許多經文章節艱深難明,甚至讀起來如嚼蠟般乏味。鮑博士解釋說:「聖經是在2000 年前寫成的,別說那是外國(猶太)的典籍,他們的文化、歷史、背景對我們來說都是陌生的,不易明白殊不出奇;因為就算拿一本2000年前寫下的中國文學作品來讀,我們也不能完全跨越其中的限制和差異。所以,如果想讀好聖經,就必須找來一些附讀工具,諸如釋經書和聖經字典等等。」
◎以文本角度著眼 收益更大
鮑博士多次強調,信徒必須有這種堅持──神的話語是不會改變的,尊重聖經是信仰的中心。提到讀聖經的方法,他指出一般人慣常的讀法就是從歷史來看,但他認為,若以文本(text) 的角度著眼,收益更大。「以四福音書為例,好些人覺得四本福音書所記載的事蹟大同小異,於是有將它們『炒成一碟』(拼湊在一起)的想法。事實上,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心意和設計,所以讀經時需要不斷發問:為什麼耶穌做了這麼多,而作者只記載一小部份?馬太所寫下的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其重要性何在?為何他要這樣寫?當我們能夠這樣一層一層的追探下去的話,自會有不一樣的領會。」鮑博士提醒大家,不要用自己的心意或用靈意解經的方法去解釋聖經;同時,不應將聖經的句子肢解,解經時更不能脫離當時的處境和背景,否則很容易產生謬誤的解讀。
◎內容始終是聖經 生命反思
提及多年來在不同地方都有舉行的培靈會,鮑博士表示,雖然時代、社會、文化、處境不斷地轉變,但聚會的內容始終都是環繞聖經,神的話語仍然是信息的中心。他希望信徒對聖經有渴慕的心,特別是對故事文體的聖經;他也坦承自己很喜歡聖經中不同的故事,所以每天都會安靜下來,花工夫去鑽研和細嚼神所默示的書卷,且是愈讀愈發現其精彩之處。
鮑博士不諱言,今天的人(包括不少信徒在內)都面對著以下幾方面的挑戰:
(一)生活在現今的世代,吸引人心的東西實在太多,例如坊間偶像、無邊無際的網絡世界、眼目的情慾……可選擇的事物如潮氾濫,究竟神在人心中的排位在哪裏呢?
(二)忙碌已變成了人的繩索,將每個人綁得緊緊的,有人為生活奔波,有人為家庭子女而忙個不休,也有人從早到晚忙忙亂亂不知所為何事……結果,生命就這樣在忙碌中溜走了。
(三)人與人的相處(人際關係)往往是最棘手的問題,哪怕是教會內外,弟兄姊妹的合一都很容易成為信仰的攔阻。
(四)婚姻關係的改變──歸根究底,就是因為在生命中太多的試探和誘惑。今天很多夫婦的關係都建基在利益上,事事講求好處,要是達不到預期的效益,婚姻關係就可能面臨瓦解,雙方之間沒有了忠誠和信任,那是因為沒有讓神介入他們婚姻之中,也沒有把神作為關 係的主導。
2013年2月內容
專題•生活資訊•天倫樂•親子樂•智慧之窗•生命線•世界風情畫•新聞評論•趣味人生•青年園地•教會消息•健康寶鑒•珍饈百味•遊子情•與你同行•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