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
文/劉茗
在工作場所,抱怨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有人說:抱怨是職場人士的通病。對老闆、對同事、對工作環境或對壓力從來不曾抱怨過的人,恐怕並不多見。
近來的一項調查指出,超過六成的職場人士每天都要抱怨一至五次,75%的人靠抱怨來發洩內心的苦悶。可見,當今社會職場的「祥林嫂」、「怨言族」已非少數,有時候我們不妨自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是其中之一?
◎抱怨情緒如洪水湧
小娟原是國內某知名大學的老師,高級職稱,她負責研究的產品項目很受院校重視,身份地位都高人一等。全家移民海外後,丈夫繼續深造求學,小娟不得不挑起養家糊口的重擔。原來的專業在國外沒有市場,她只得從頭學起,經過培訓,很快掌握了電腦數據控制的技術,隨後受僱於一家汽車零、配件加工廠。
從前為人師表,在講壇到穿梭車間的技工,小娟的境遇可謂天壤之別,說起抱怨,小娟說:「一開始,我的心理很不平衡,整天穿著油乎乎的工作服、笨重的安全鞋,在灰塵、噪音充斥的工廠裏,跟一塊塊鋼鐵打交道,混在一群粗言俗語的工人中,覺得自己苦不堪言。」然而,小娟發現當她對惡劣的環境抱怨時,當她覺得自己「虎落平陽遭犬欺」時,當她怨說一切都不公平時,自憐自艾的情緒像洪水襲來,現實可能並沒有打倒她,但負面壓抑的情緒卻使她一天都活不下去……
◎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小娟認識到抱怨是一個陷阱,非但不能解決現實的問題,反而使人不能自拔。她記得《聖經》的教導說,一切艱難的境遇並非偶然,都有神的美意在其中;或許這是神要她學習信靠的功課,或許多一點的磨難會添一份寶貴的人生經歷。小娟覺得心靈的天窗開了……
當她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境況時,感恩之心油然而生。短短幾個月的培訓,就順利成功轉行,靠自己雙手賺錢養家,不是恩典嗎?老闆竟然不介意她沒有本地的工作經驗和她蹩腳的英語,反而把技術難度大的工作給她,這信任不是白白得來的嗎?工作環境雖然差,但是樸實的工人們卻把難得的認可和肯定給了她。看到一張張圖紙,一塊塊鐵疙瘩,經過自己的手而生產出一個個精美的零件;她體會到一種全新的價值,並因此而更感謝上帝奇妙的應許。後來,小娟發現自己愈來愈喜歡這份工作,在這技術員的位子上一幹就是七年。
◎新人介入工資減半
儘管小娟非常珍惜工作的機會,然而,失業的風暴卻不期而至。2009年北美經濟形勢下滑,汽車行業首當其衝,零、配件加工更是受到衝擊;這間三百多人的公司開始大規模裁員,僅留下百多人,一時間工人們怨聲載道,紛紛抱怨老闆不仁不義。
為了開源節流,老闆要求小娟帶幾個徒弟工作,並要幫助培訓新員工(因為新人的工資要求低,且願意做非全職的工作)。小娟明白,培訓新人意味著把自己幾年來積累的經驗和技術要領都傳給別人,換言之,新人很快就成了自己的競爭對手,很容易就搶走她賴以生存的「飯碗」。果然,精打細算的老闆已經開始把日常工作量轉給新人了,小娟只在設備出了難題和發生技術故障時,才有用武之地,她的工作時間減了一半,按時計薪的工資也少了一半……
◎甘願吃虧老闆驚訝
小娟沒有抱怨,她感恩這幾年與老闆合作關係良好,並把自己對設計流程的心得和電腦數控的技術,都歸功於老闆的信任和難得的機會。換位想想,她體諒老闆的壓力,生意不景氣,朝不保夕的情形實在令人堪憂。她想到自己能為公司的生存盡點力,所以毫無怨言地接手了培訓工作,把自己掌握的技能無所保留地全數教給新人。小娟還主動向老闆提出降低自己的工資,與其他員工基本持平。此舉令老闆驚訝,深感意外,高興得像是撿了大便宜。
◎錢多錢少都是恩典
同事和朋友都說小娟犯傻,自降身價的舉動很笨。可是小娟卻說自己並沒有吃虧,錢多錢少都是恩典。她感恩老闆給自己工作,也甘願為著別人的好處而付出自己所能付出的。她相信,貪功爭賞,單求自己利益的,並不能有長久的平安,而真正重要的是,她知道天父掌管一切。
2013年2月內容
專題•生活資訊•天倫樂•親子樂•智慧之窗•生命線•世界風情畫•新聞評論•趣味人生•青年園地•教會消息•健康寶鑒•珍饈百味•遊子情•與你同行•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