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
文/夏蓮娜 聆聽版 (由全人佳音網台提供)
雯女(鄧萃雯)在她的微博上寫下了這句話:「人生的日子都是愈過愈少,剩下來的都是愈來愈重要。」換言之,不要將僅有的、寶貴的精神時間花在毫無價值的事上,無怪乎她會為自己去年不忙也不夠紅而感恩。唯有這樣,才可以騰出時間來為一些慈善機構當義工,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付出實際的行動和愛心。
◎單純孩子肯定了她的愛
「1998年,當我回到神身邊之後,藝人之家一位姊妹邀請我到大埔匡智會當義工,主要的工作是帶著智障的孩子外出,『一對一』地陪他吃飯、飲茶、到公園或遊樂場玩耍……感謝神,讓我跟這些流著鼻涕、抓住你不放的孩子相處時毫無隔膜,不知何故我很愛他們。其中一個小女孩,覺得我只屬於她,所以老『霸』著我;奇妙的是,就在我拖著她、擁抱她的互動過程中,我得著了醫治。從前的我,因為缺乏愛,極其渴望愛,以致把愛投射到不該愛的人身上,痛苦不堪;如今,這些單純、心無雜念的孩子不但需要我,而且還肯定了我的愛,結果得益的是我──不是我在幫助他們,而是他們幫助了我。」雯女感謝神,讓她感受到這些孩子對愛的表達方式,是那麼真摯、無偽,叫她自歎不如。雯女坦言,當她打開心門,踏實做義工以後,神就開了她的眼睛,使她看到每個生命都很珍貴、都很值得尊重;不要看見別人有殘疾,卻不察覺自己的缺陷──雖有健全的身體,心靈卻是殘缺的。她承認,要不是因著神的愛,讓她尋找到一個去愛的渠道,她就只會不斷去開錯愛的Account(戶口),單單將感情胡亂存入男朋友這戶口了。
◎愛的動力成就愛的故事
雯女被香港主流夢工場(CEO)基金會委任為愛心大使。「他們幫助的目標對象,就是河南省洛陽市和洛寧縣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我等了兩、三年,也看了好長一段日子,才肯答應做CEO的愛心大使,因為我看到他們跟其他兒童院、孤兒院等慈善機構的分別,尤其覺得他們開展的『再生父母計劃』很有意思──那些被挑選成為寄養的家庭,必須一次領養兩個孩子回家,不只提供他們日常生活的需要,更是要花上無比的愛心和精力,去照顧那些有殘疾的兒童。」雯女再三強調:愛的力量是大的,因為她親身經歷到,不能走、不能說話的孩子,因著再生父母的悉心關愛,不辭勞苦的逐步拖帶,神蹟般地進步。果然是,愛的動力成就愛的故事!
雯女相信,再生父母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兒女」長得聰明、可愛、漂亮而選擇不放棄他們;也不是出於可憐他們,而是甘心樂意、無條件的將愛付出,因此,孩子就能感受到那是一個溫暖的「家」,而不是一個冰冷的庇護所。最令雯女感動的,是從他們的生命看到生命的珍貴。「沒有一個孩子知道我是明星,我們在愛裡交流時,雙方都開心不已。我抱著她,她就摟住我,我對她笑,她就大笑。記得第一次跟經理人陳美玲(Helen)、攝影師、導演到洛陽拍攝期間,親睹那些不知名的鄉婦,憑著愛,傾力去照顧非親生的孩子,整個團隊都很震撼。其中一個媽媽輕描淡寫地告訴我,兩個孩子輪流尿床,剛照顧完這個,另一個又來……那一刻,仿佛聽到神問我:『鄧萃雯,你有錢、有能力、有佣人,讓你帶一個敢不敢?』這個把愛落實在生活裡、忘我捨己的媽媽,使我深覺慚愧。」雯女再次用《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三章1-3節的話提醒自己:「……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卻沒有愛,仍與我無益。」
◎如置身天堂到處充滿愛
「出現在鏡頭下的每位媽媽,都教人肅然起敬,因為她們的愛不在口邊,乃在心裡,也在行動中;同樣地,孩子們也表現得好愛媽媽──什麼都給媽媽、讓媽媽坐下、看到照相機就知道要挨著媽媽、拖著哥哥拍照……」雯女坦承,那些溫馨感人的場面都成了催淚彈,弄得全組人都經常熱淚盈眶,此時此景真有置身天堂的感覺──到處都充滿愛,整個人都被愛包圍著。他們更打趣說:「在這裡真好,不想回香港……」
離開洛陽返港之後,就在雯女生日的第二天,當她參加完主日崇拜步出教會的時候,竟有七、八名記者一擁而上,衝著她提問。雯女笑說:「通常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追訪,我都會小心戒備,但當時由於仍懷著在『天堂』的心情,所以毫無防衛的心,縱使他們的問題很尖銳,甚至提到我拍完《金枝欲孽2》之後有否患上抑鬱症……我一面坦然回應『沒事啦!』一面笑說:『如果你們想知道更多,不如我開個佈道會請你們來聽吧。』記者見我態度真誠,再也不好意思多問。」故事還沒完哩──雯女發現第二天的《蘋果日報》,居然用上全版篇幅,以她作引子,談論藝人乃易得情緒病的高危族,並找來好些專家發表意見,甚至呼籲大家要關心藝人。「感謝神,原來當人活在愛中,周圍就是天堂,連攻擊你的人也不出手,連一向喜歡爆內幕的報刊,都會發放正能量的信息。」她再次證明,愛的力量大得可以使傳媒以溫柔來包容一切。
◎耗心耗時經營美麗工程
近兩年,雯女並無積極接拍電視劇,原因是:「暫時還沒遇到自己喜歡的劇本,我比較想拍一些社會題材、貼近民生的寫實戲,不一定要展示華衣美服,卻要將正能量融入角色之中,好叫正面的信息能深入民心。」趁此空檔,她很希望用多些時間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包括:關心洛陽、洛寧的孩子,計劃帶些藝人朋友上去看看;參與香港扶康會步行籌款活動;探訪匡智松嶺村的智障孩子;希望透過跟人的接觸更多認識和了解對方,從而開放自己來服事人;修讀輔導學的一些心理課程,好讓自己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做好每一個角色……原來,鄧萃雯並沒有閒下來,她正努力經營著一些耗心耗時的美麗工程,也就是愛的工程。加油,鄧萃雯!
其他生命的旋律文章
懷念英國《號角》主編 妙嫻
鄧萃雯努力經營愛的工程
2014年4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