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
文/黃小石
2006年英國皇家學會科普利獎章得主、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領獎致詞中說:「人類局限在地球上,長期生存的危機甚大。遲早必會受到天然太空大隕石的撞擊,或是人為核子戰爭的劫難,將人類盡數掃滅……」
◎不待在地球去哪?
霍金是因理論物理學和天文學而獲獎,但太空殖民卻成了他的關注點。最近,在接受加拿大溫尼伯《自由報》訪問時,說的還是這個主題:「我們唯一能長期生存下去的機會,不是待在地球,而是分散到太空去。」當去哪兒呢?沒有答案,只知需要類似地球的行星。
離我們最近的星系是阿爾法星(Alpha-Centauri),大概有4.2光年遠;其次就是巴納德星(Bernard’s Star),約6光年。這兩個最近的星系都在40兆公里外;繞地球一周約4萬公里,因此相當於繞地球100億周。
目前觀察曉得,一個稱為克卜勒-20(Kepler-20)的星系,有兩個與地球大小相當的行星,命名為Kepler20-e與Kepler20-f,但從其轉速推算,離Kepler-20恆星太近、表面溫度過高(攝氏1,000度與攝氏700度),不適宜任何生物生存。
太陽系附近星球的密度,平均約每35立方光年一顆星,即平均星與星的間距約3.26光年。銀河系中央的星系密度較高,平均間距約1光年。銀河邊上的星系,星球分佈較稀疏。以整個銀河系說,平均星距約8.3光年。想找到一個像地球的居所,真不容易!如果在直徑約10萬光年的銀河系中,找不到合適行星,就得往附近的其他銀河系去找,離我們最近的銀河系約250萬光年,是我們自家銀河半徑的500倍!看來,這也不是實際辦法。
◎太空殖民是說夢?
霍金建議,可考慮一些全新引擎,比方說「負物質引擎」:藉負物質與正物質「中和」時所放出的巨大能量(E=mc2),來推動超星際火箭;理論上是可能的,「負物質引擎」把人帶到火星,所需負物質只消0.01克,但以目前製造「正電子」技術,0.01克需300年時間,如何用中和能量(珈瑪線)產生推力?如何儲藏正電子?問題尚待解決。
另一個較接近實用的引擎,是由具華人血統的科學家發明,稱為「Chang-Diaz(引擎)」或VASIMR,是電漿與電磁力交互作用的設計。據2010年11月報道,VASIMRVX-200引擎已達72%能量一推力的轉換率,故20萬瓦特的電力可產生相當於15萬匹馬力的引擎。專家們對此設計樂觀,目前還在測試中。許多實際細節還沒考慮,引擎所用「推進燃料」可以是氫氣,長處是氫在太空中為最常見分子,故可在途中補充。不過,這類引擎最多能幫助在太陽系中的航行,到星際探險還差太遠。火星離地球只有4光分,靠這類引擎最快要1個月才可到達;到最近的星系起碼要43,000年。人類的太空殖民計劃,雖然從目前科技看來,無異於癡人說夢;但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誰可定論將來不能夠實現呢?
◎問題核心在深處!
事實上,人類現時面對的重大威脅是全球暖化。人類肆無忌憚地追求享受和貪婪地消耗資源,人為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阻止地球向外散發熱量,從而使地球溫度逐漸升高。科學家們指出,如果繼續按照當前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上升速度,到2100年全球氣溫將上升攝氏4-6度。這將改變當前世界的氣候模式,增加各樣自然災害(例如:乾旱、熱浪、洪水、雪災等)的頻率和強度。除了全球暖化以外,真正威脅人類的是人類已有科技早已足夠把自己完全毀滅!利益衝突、善惡不分、自私殘忍等,才是人類生存的真正敵人。就算人能以高科技成就太空殖民,誰有把握人不會用高科技來自相殘殺?
人類要長期生存下去,必須解決道德問題。人人堅持有權決定何為「善惡」,那不同的人就有自己的標準;人愈多,標準也愈多。正如墨子云:「是以一人一義,十人十義,百人百義,其人數茲眾,其所謂義者亦茲眾……是以天下亂焉。」若人又堅持「循善除惡」,則天下必要大亂。在高科技社會,充斥著各種殺人利器,人類實在難長期生存。
上帝在聖經《創世記》中警告:「……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人一旦成了善惡的裁判者,衝突就不能避免。人的需要,不在乎到外太空尋找平安,而是在內心找到造他的上帝;人的真平安,不是在「哪裡」的問題,也不是做「什麼」的問題,而是在乎認識「誰」創造了萬物。
2014年7月內容
專題 • 生活資訊 •天倫樂 • 親子樂 • 智慧之窗 •生命線 • 世界風情畫 • 新聞評論 • 趣味人生 • 青年園地 • 職場點滴 • 教會消息 • 健康寶鑒 • 珍饈百味 • 遊子情 • 與你同行 • 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