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Christian Herald Crusades UK

專題: 不再做賭博的奴隸 一位病態賭徒的真人真事

2015年10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胡德明、馮兆雄、方思潔、馬日恆、區雯慧、陸思齊、林珊一
文/李瑞林

 

 

我曾經是一位病態賭徒。我出生在香港五十年代,在一個很貧窮的家庭成長,當時的生活環境讓我很容易接觸到賭博,因此年幼時便開始玩小孩子的賭博遊戲。十五歲,我到英國生活,當時爸爸在一家中餐館當廚師,並託伯父照顧我。伯父安排我住在他與人合資的餐館裡的員工宿舍,並讓我在那餐館學習侍應的工作。那裡大部分的員工都有賭博,在這種環境耳濡目染之下,我也有了賭博的習慣。

 

 

 

 

變本加厲  家無寧日

 

到了十八、九歲,我有了自己的生意,更是經常流連各種賭場,甚至結婚以後,賭博習慣仍然沒有改變。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賭博帶給我的那份刺激和滿足,很難從其他事上找到。每次贏錢,我便想繼續賭,因為想贏更多;輸錢時,我更想繼續賭,因為想贏回輸掉的錢。賭博幾乎成為我每天必做的事,每天不去卡仙奴(賭場)就覺得坐立不安,渾身不自在;每個星期,我至少打一兩次麻將,每次也打到半夜三更或天亮才回家。至於投注賽馬,每星期至少五六次。賭到如斯地步,基本上我沒什麼時間留在家中,更加不用說關心和照顧自己的家庭,所以我的太太經常埋怨,導致我們夫妻經常吵架,近乎家無寧日。

 

 

屢次戒賭  無法勝過

 

父母朋友都經常勸我戒賭,而我心底也知道不能長此下去,所以曾多次嘗試戒賭。可惜,每次憑著自己的意志力和決心,都無法勝過,最終都是失敗收場。我曾經用過不同的方法去擺脫沉迷賭博的惡習,如跟家人去旅遊、陪太太逛街看電影等,但這一切都是枉然,因為縱使我和家人在一起,心裡還是想著賭博。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甚至試過舉家搬離英國,移居荷蘭。換了新的環境,使我暫時放棄從前的壞習慣,然而在那段日子裡,我還是喜愛閱讀英國報紙的賽馬版。在荷蘭過了兩年稍為平靜的日子後,我們一家重回英國生活。但不久,我又再度跟喜歡賭博的朋友來往。因為心癮未除,終於又復賭。最不幸的,就是當時認識了一班賽馬騎師,還將他們看成「財神爺」,甚至自以為找到一條發財路,愚昧無知地相信這些騎師的「內幕貼士」!我因為深信他們的專業,信心大了,賭得比以前更狂,投注也比以前更大,結果賭到欠下一筆無法還清的巨債。賭博的結果,原來就是走向一條死亡之路。

 

 

 

 

 

家庭破裂  走投無路

 

三十幾年沉迷賭博的生活,使我完全失去了理智。賭博導致我的人性扭曲,良心麻木。為了還賭債,謊話連篇,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哪一句才是真話!賭博最終帶給我的家庭極大的傷害,人際關係破裂,直接影響我一家三代--我自己也弄不清楚到底親人被我騙了多少錢去賭博和償還賭債,最可恥的就是我連兒子的零用錢也騙去賭博。最後太太在忍無可忍之下,斷定我無藥可救,一怒之下將我的行李攆出門外,趕我出家門。那個時候,實在是百感交集,心裡充滿後悔和痛苦,但也只能無奈地拿著行李,拖著疲乏的身軀離開。當時我年紀已過半百,健康很差,錢也輸光,自覺已經到了窮途末路!可是,想死又不夠勇氣!我真是苦呀!誰可以救我脫離這種痛苦呢?

 

 

 

 

 

曙光重燃  脫離枷鎖

 

感謝神,憐憫我這個病態賭徒和滿身罪污的人。十年前,太太敵不過兒子的再三請求,只好讓我回家。其實她已經給了我很多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可恨自己一次又一次使她失望。這次她是為了孩子們的將來,願意抱著一絲希望,再給我最後一次機會。太太找到福音戒賭中心的地址,叫我去戒賭。在戒賭中心同工的愛心引導之下,我認識到神的福音和大愛,知道有一位愛我的神--耶穌基督肯為我犧牲,祂親自來到人間,為要救贖我脫離痛苦和死亡。聽到聖經的訊息,我彷彿在黑暗中看到曙光,為我的人生帶來了希望。太太為了我能夠戒賭,也願意不再敬拜其他「神明」,並與我同心決志,相信耶穌基督作我們的救主。

 

 

原來,福音就是神的能力,能夠救一切相信的人。聖經的真理就像當頭棒喝,使我靈魂甦醒,喚醒我的良心良知。當日我不只戒除了三十多年的賭癮,甚至還除去十幾年來每天吸兩包香煙的煙癮,讓我脫離枷鎖,得到重生和釋放。

 

 

 

自由人生  不再為奴

 

以前,我的「神」就是金錢和賭博,處世為人也是順著自己的意思,想做就做,不顧後果。我很慶幸信了耶穌,不然,我還是在世上尋尋覓覓,迷失在罪惡當中。因著耶穌的憐憫和慈愛,我的破碎家庭得到醫治和修復,祂又賜給我喜樂和平安,叫我活得有盼望。最奇妙的是有一次坐巴士途中經過一間賭場,我腦海忽然浮現一種興奮的快感,就像在賭博時贏錢的興奮感。然而,當下我立刻又感受到,有一個聲音很清晰地叫我停止去想,並叫我有羞愧和罪惡感。過後,我感到很平靜、平安。換是以前的我,絕對沒有這種堅定的能力去抗拒賭博的引誘。是耶穌救我脫離了魔鬼的操控,不再為賭博而苦惱愁煩,不再成為賭博的奴隸,能真正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編按:本文作者於2007年起加入福音戒賭中心義工行列,積極幫助問題賭徒戒賭,並於2008年成為中心同工。)

 

 

 

其他專題文章

 

(社論) 賭博非遊戲
不賭就是贏
明知山有虎 為何偏向虎山行?
不再做賭博的奴隸 一位病態賭徒的真人真事
尋求幫助 英國基督教華人戒賭服務

 

 

 

專題: 認識食物過敏

2015年5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胡德明、馮兆雄、方思潔、區雯慧、陸思齊、林珊一

 

英國有大約有2,100萬成年人患有食物過敏,估計當中有近千萬人對多於一種食物過敏,而且患者數量不斷上升。每年,過敏症患者增長率高達5%,而當中有一半是兒童。據2011年的統計,英國兒童人口中,有6-8%患有食物過敏;在五位過敏的人當中,就有一位可能因食物過敏而導致哮喘發作或過敏性休克,嚴重的甚至有性命危險。跟據英國上議院科學及科技委員會2004年調查顯示,英國每年在醫療上的支出,有高達£9億是用於初步治療食物過敏,而嚴重如住院等醫療成本則高達£6,800萬。到了2007年的調查,因食物過敏住院的人數,自1990年以來便增加了五倍之多。為了保障寶貴的生命,我們必須對食物過敏有更多了解。

 

 

什麼是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是指食物中的某些物質(通常是蛋白質)進入體內後,被體內的免疫系統當成入侵的病原,產生免疫反應,而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食物過敏所產生的症狀,通常發生在消化道(如胃熱、腹瀉、嘔吐等)、皮膚(如發疹、紅斑、發癢等)、呼吸道(氣喘、胸痛、鼻炎等)等器官。嚴重時,病人的血壓會下降,甚至休克。換言之,如果你吃下某些食物後會出現蕁麻疹、皮膚癢、水腫、呼吸不順等情況,就很有可能是食物過敏,必須多加注意或尋求醫療協助。

 

哪些食物容易引起過敏?

 

約有九成的食物過敏原(food allergen)來自食物中的蛋白質。常見造成過敏反應的食物包括:

 

1.海鮮類:蝦、龍蝦、蟹及貝類海產
2.含人工添加物的食品:人工色素、防腐劑、抗氧化劑、香料等,這些化學物質在日常食品中可見,如:汽水、果汁、茶、醬油、各種罐頭食品、醃製食品及泡麵等
3.豆莢類:花生、大豆、豌豆
4.核果類:核桃、腰果、杏仁
5.咖啡因:巧克力、咖啡、可樂、茶、可可
6.某些水果:芒果、草莓、番茄、蘋果及柳橙類
7.含酒精的飲料或菜餚
8.其他:蛋、牛奶、香菇、竹筍、殘留農藥的青菜

 

 

 

 

 

哪些人容易有食物過敏?

 

1.家族有過敏病例(遺傳)
2.年齡:七成的食物過敏在30歲前發生
3.氣喘或哮喘病人

 

真實個案

 

食物過敏最容易發生在嬰幼兒身上,在英國幾乎每12個嬰幼兒當中,就有一個有食物過敏。而情況亦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為人父母,最不忍心看到孩子受苦,吃這個會癢,吃那個也會癢,又擔心孩子什麼都不能吃,會營養不良、身體出現毛病。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件真實個案:

 

 

張太三年前喜得麟兒德德。德德一出生便有濕疹的問題,小嬰兒身上紅斑處處,又痕又癢,自然睡不寧吃也不香。德德的濕疹問題日益嚴重,到了三個月大的時候,家庭醫生便把德德轉介到皮膚專科抽血檢驗。經過一番折騰,專科醫生終於找出他的致敏原,包括雞蛋、牛奶、堅果類及塵垢。除了對以上食物過敏,德德也對麥和大豆有「食物不耐(food Intolerance)」的問題,意思是吃下含有麥和大豆的食物,如麵或豆腐、甚至是我們華人經常使用的醬油,也會產生身體不適的反應。

 

 

 

 

 

張太每天都為德德的膳食而頭痛,首先要了解食物的原料和成分,細心查看食物標籤,也要教導日漸長大的德德,千萬不要隨便吃外來的東西。因為德德的情況,家人和朋友都紛紛給予建議,而網上又有很多不同的資訊和說法,有些甚至互相矛盾,著實令張太無所適從。專科醫生就德德的情況,試了許多不同的藥物和療程,但大多數都成效不大。

 

 

德德常常因為發癢而半夜哭鬧數回,晚上睡不好,白天又處處被監控,這也不能吃那又不能踫,癢起來又不能抓,也難怪小孩要鬧脾氣。天天看到兒子因為抓癢而皮破血流,有次甚至引發氣喘而要緊急送院醫治,真讓張太心痛不已。不過張太說難過心痛的時候,幸好有耶穌基督的安慰,她才不致絕望。她時常藉著禱告,得到平安和支持,讓她可以堅強,有更多的力量、愛心和體諒去照顧德德。她祈求神醫治的同時,也深信一切在神的掌控當中。雖然情況沒有如她所願立時改善,但這三年來,她和丈夫學習到愛和忍耐,彼此更能互相支持、互相體諒。到了最近,這個信心的操練終於有回報,醫生找到合適的療法,包括使用含類固醇的藥膏。德德的健康情況改善了,人也開心活潑多了。

 

 

最後張太提醒各位父母,使用含類固醇的藥物必須小心,需由專業醫護人員按個別情況而處方使用。如有懷疑,就要多問問醫生的意見。對付孩子食物過敏是長久之戰,早日找出致敏原,避免食用和接觸,一有懷疑,最好還是儘早尋求醫療協助。

 

 

其他專題文章

 

(社論) 你好、我也好
英國中餐業 不可掉以輕心
認識食物過敏
家庭醫生談過敏
人口•人心

專題: 家庭醫生點滴

2015年3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胡德明、馮兆雄、方思潔、區雯慧、陸思齊、林珊一
文/勞子滔  聆聽版 (由全人佳音網台提供)

 

 

你會用十分鐘時間來做什麼呢?發一個短訊、還是喝一杯咖啡?在我們還在想的時候,一位家庭醫生已經需要在「望聞問切」後得出一個診斷;可能是建議病人回家多作休息,或是需要緊急地召喚救護車送病人往急症室。或許你會問:「家庭醫生不就是看傷風感冒和發病假紙的嗎?」盼望你在讀畢這篇文章後,會對你的家庭醫生有進一步的認識,能夠更加善用 NHS 的資源,我也希望能和你分享作為一個基督徒醫生的點滴。

 

 

 

 

一個稱職的家庭醫生不僅單單醫治病人身體的不適,很多時候我們更像是一個社工、朋友、心靈治療師,或只是一個簡單的聆聽者。雖然每次的診症只有十分鐘的時間,但透過恆常的互動,病人和醫生能夠建立一份親厚的關係,醫生更能體貼病人的需要,這亦是在醫院工作未必能獲得的滿足。相對醫院的專科醫生,家庭醫生更著重的是全人關懷,給予病人及其家屬在醫學和情緒上的支援。能夠與病人一同成長,見證他們更健康的生活選擇,也是一個家庭醫生莫大的榮幸。

 

隨著人口老齡化、病人期望的上升及醫療技術的急速進展,NHS 的各個範疇都承受著史無前例的壓力。家庭醫生,作為病人接觸醫療體系的最前線,當然不能獨善其身。政府亦意識到「預防勝於治療」這老生常談的道理,不僅對病人有益,更能最合乎經濟效益地運用 NHS 不斷緊縮的資源。英國財政大臣2014年的財政預算案,發表了其綜合醫療發展的藍圖,當中特別提到撥出12億英鎊去改善家庭醫生的服務,令更多的專科治療能夠於社區進行。社區醫療服務、家庭醫生及醫院能融為一體,使病人更容易獲得適當的支援,從而減少病人入院的機率。家庭醫學亦漸趨專科化,令病人在家庭診所就能得到專科醫生的評估。

 

你可能會想,這個時刻的家庭醫生,必定是一個炙手可熱的行業吧!但根據近期威塞克斯(Wessex) 醫生組織的全國性問卷,有超過一成的家庭醫學專科生會因為工作的壓力,而在訓練完成後離開英國;接近八成的被訪者表示,只會以短期或受薪形式作為他們找工作的第一選擇。這亦意味著以合夥人模式運作的家庭診所正籠罩著不明朗的因素。

 

 

站在醫療系統使用者的角度,相信你最關心的還是如何可以預約看到醫生吧!我也聽過很多朋友向我「訴苦」,說兩個星期內還未能預約到醫生診療。其實大部分診所都有緊急與非緊急的預約;以我的診所為例,如病人自我評估為緊急情況,當值醫生是會給所有的緊急預約逐一回電,於電話中分流,再安排合適的時間會面。在非辦公時間內,病人亦可善用 NHS 的111電話諮詢服務。這24小時綜合熱線的接線員,會根據你提供的病情,作出最合適的判斷,包括直接撥打救護車服務、要求醫生回電,或為你掛號與當區的值班醫生會面。

 

站在基督徒的角度,在當了家庭醫生後,我更加深深地體會到肉體的醫治並不一定代表心靈的釋放。我曾經家訪一位獨居的年老婦人數次,初次會面時,她的確受腳部水腫的困擾。隨著藥物的調校,情況已大有改善,但她仍不斷的要求家訪。終於在第四次的會面中,道出其實她感到非常孤單,更感觸落淚--雖然她兩個子女都住在不遠的地方,但各有各忙,通常只會兩星期才探訪一次,而她亦不想成為家人的負擔,故未有與他們分享。我看到她家裡有各樣的十字架擺設,就好奇地問她是否有宗教信仰。原來她不僅是一個基督徒,也有上教會的習慣,但最近數月就不知何故停止了聚會。在她的詢問下,我們彼此分享了在教會的感受與得著。在道別前,她更表示會為我的工作與教會禱告,我亦答應會在禱告中求主看顧她和她的家人,並鼓勵她重拾上教會的熱誠。

 

 

 

 

作為基督徒,我的滿足不僅來自於幫助有需要的病人,更大的喜樂泉源是能於工作上為主作見證,榮耀主名。在氣餒沮喪時,更求主堅定我的信心,如聖經教導:「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而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三章23節)

 

 

其他專題文章

(社論) 評價英國國民 醫療服務體系
英國醫療體制 未來五年的計劃
人才緊缺,外籍醫護增加
家庭醫生點滴
健康我自知?

 

 

 

 

 

 

 

虛驚一場
小金

 

我經常上網看各種健康的資訊,感覺網上資源既豐富又便利。

 


前兩年冬天,我患上了肺炎,病了兩週。肺炎康復後幾天,我感覺到腹部有疼痛,於是上網搜尋資料,想看看有關徵狀的原因。看到一個有關闌尾炎的網站,上面所列的徵狀跟我的狀況正像,頓時感到很擔心,尤其是其中提到,如果不及時就醫可能引致的嚴重後果。於是,我先致電111,然後到醫院去檢查。檢查後,醫生說不是闌尾炎,應該只是我在肺炎期間連續的咳嗽所留下來的疼痛。雖然虛驚一場,但感覺還是到醫院檢查,才能叫我放下心頭大石。

 

 

知道越多越擔心
李女士

 

約五年前,我感覺其中一個鼻孔呼吸有堵塞問題,上網找了資料,五花八門,有很多不同的可能解釋,叫我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去看過家庭醫生兩次後,獲轉介到專科,專科醫生檢查後診斷出我有鼻息肉的問題,因此影響呼吸,及後為我安排切除手術。

 


最近,我因為身體一些狀況,醫生給我開了我以前從沒聽過的藥。於是我上網搜索,看到好些網上論壇,有很多人在分享自己的經歷和看法。其中有些人提到吃了這種藥給他們帶來的副作用,我越看越怕,擔心自己的情況會跟他們一樣。我想,網上的資料那麼多,有時看了、知道更多了,也未必就是好,因為其中很多資料反而叫人看了更焦慮,對健康不單無補於事,反而給自己造成很大壓力。

 

 

不能照單全收
王玲

 

我的表姐性格內向,工作時間長,長期精神緊張。每次見面聊天,她都跟我建議要吃什麼用什麼才能對身體好。

 


她經常在微信上,把一些有關健康的文章轉發給我,這些文章的標題都很誇張,什麼「如果你經常……就等於慢性自殺」、「多吃主食死得早!多吃脂肪活得長!」一類的宣稱。乍眼看上去,這些文章都引用了外
國的專業臨床實驗數據,但實際上,很多都是把原來的實驗結論扭曲了,再加上聳人聽聞的標題進行炒作,這些文章經常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刷屏。

 

 

表姐常跟據這些文章的建議,買了一大堆的補健品,但我認為,很多資料都是沒有科學根據,我們特別需要謹慎過濾。

 

 

 

專題: 情人節禮物 (丈夫篇)

2015年2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胡德明、馮兆雄、方思潔、區雯慧、陸思齊、林珊一
文/亞當                 聆聽版 (由全人佳音網台提供)

 

 

 

情人節常為男士們帶來很大的壓力。當我還是單身,情人節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意義。然而,當你對一位女生有所傾慕,卻不知道對方是否喜歡你時,情況便突然變得非常複雜:我應該買一張情人節卡片或禮物送她嗎?如果我送她卡和禮物,但其實她並不喜歡我,那不是極其尷尬嗎?然而,如果我不送她卡和禮物,而她又是喜歡我的,那麼我不是會讓她失望嗎?她可能會覺得我並不怎麼重視她。

 

到你有女朋友了,事情就會簡化了?未必!

 

情人節到來時,對方會對你抱有期望,相信你會送點什麼禮物給她。問題是,你應該送什麼呢?禮物,到底是愈貴重愈好,還是應該簡單卻富心思?既不想讓對方誤以為自己家財萬貫,或是揮金如土,但又希望能表達那份真誠的愛意,真是矛盾啊!

 

 

 

 

第一次跟女朋友過情人節,我選擇的是簡單卻饒富心思的禮物──一個可愛的粉紅色兔子公仔,公仔裡面藏著一個特別設計的暖包,可以放進微波爐加熱。這樣她不只可以抱著公仔入眠,更能起保暖的作用。叫我意外的,是她竟把粉紅色的兔子公仔取名「綠茶」!不過這值得欣喜,因為我知道她非常喜歡綠茶,所以我相信這代表她喜歡我挑選的禮物!

 

就算到了已婚階段,情人節仍然是個挑戰。你還是會感受到壓力,覺得太太一定是在期待著你送她不錯的禮物,以表達你對她的愛。但要送什麼呢?她真正喜歡什麼呢?這道題,一年比一年難。執筆之時,正好情人節也快到了。我真應該開始好好思考一下,因為具創意的禮物都是要花時間去思考的!希望在接下來幾週,太太會洩露口風,那我就可以知道她想要的東西,給她一個驚喜。

 

有一年,情人節的前一天我就買好了一束鮮花,藏在一個她極少進入的雜物房。

 

情人節那天早晨,我悄悄地提早起床,把鮮花擺放到廚房的飯桌上,旁邊放上卡片和一些心形的小飾物,希望她起床後會有一個美好的驚喜。太太起床後,先到書房裡把朋友一週前送的一束已凋謝的鬱金香拿進廚房,歎息著說:「美麗的花都凋謝了,很是可惜。」叫我驚訝的是,她徑直走進小小的廚房,跟我預備的那一束鮮花擦身而過卻沒有發現!我站在一旁,安靜又緊張地等著,結果她幾乎花了五分鐘才發現桌上擺著的美麗鮮花!看到她歡喜的神情,我頓時鬆了一口氣,因為知道她不只接受了,而且喜歡我的禮物。

 

我認為在情人節送禮是一件好事。它迫使人把注意力從每天忙碌的日常生活挪開,叫人仔細想想如何能真正地對所愛的人表達自己的感情。雖然,要構想合適的 禮物或許是一個挑戰,但當看到太太臉上的笑容,我就覺得這也是值得的。當她收到一些喜歡的禮物時,會知道我關心她、會為她著想,也希望她快樂。說到這裡,我也要開始思量今年要送她什麼禮物了!

 

其他專題文章

(社論) 浪漫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櫥窗背後的情人節
情人節禮物 (丈夫篇)
情人節禮物 (妻子篇)
談情說愛--在自重、自信、自愛、自制中看愛情
情人節不易過?

專題: 給照護者的支援

2014年9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勞伯祥、馮兆雄、方思潔、岑偉鵬、林珊一

 

在英國,若你需要照料他人,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及你所住地區的地方政府(Local Authority)都能為你提供不同程度的幫助。

 

1.照料者電話專線服務(Carers Direct)

英國國民保健服務為照料者設立了一條電話專線,幫助照料者獲取有關的資訊和支援,協助他們做好照料工作。熱線提供170多種來電語言可供選擇,你可先在網上預約時間及語言,到時便有顧問致電給你。談話內容保密,有需要時你更可以不留全名。

 

照料者直線服務(Carers Direct):03001231053星期一至五:早上9時至下午8時;星期六至日:早上11時至下午4時網上預約及其他有關資訊:http://www.nhs.uk/carersdirect

 

2.照料者有權獲得評估(Carers ‘assessment)

根據法例(Carers and Disabled Children Act 2000),如你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長時間照料他人,你有權要求社會福利處為你進行評估,因應你個人的需要和情況,取得適當的支援;如你不清楚自己是否符合資格獲得評估或支援,請向你所住地區的地方政府查詢。

 

3.照料者津貼(Carer’s allowance)

符合以下情況的照料者可獲政府發放每星期£61.35的照料者津貼:

 

•每星期花35小時以上照料他人(包括星期六及日):
•需要照料的是長期病患者或殘疾人士:
•扣除一些稅項及開支,照料者每星期的收入不超過£102(詳情請向地方政府查詢:https://www.gov.uk/carers-allowance

 

4.照料者的工作

根據現時法例,如照料者同時需要工作,你有權向僱主諮詢並商討靈活的上班安排,以便照顧家人,但僱主也有權按業務需要拒絕你的要求。

 

英國的退休金是根據國民保險的供款年期來計算的,但如需要辭去工作來照料他人而停止供款的話,停止供款的年期也可合併在國民保險的供款年期內(詳情可在網上查詢:https://www.gov.uk/calculate-state-pension)。

 

5.志願機構及其他有關資訊:

英國失智症援助協會(Alzheimer’s Society)

服務專線:0300 222 1122

電郵:helpline@alzheimers.org.uk.
網站:http://www.alzheimers.org.uk 備有中文指引可供下載

 

英國照料者協會 (Carers UK)

服務專線:0808 808 7777
電郵:adviceline@carersuk.org
網站:http://www.carersuk.org/

 

照料者信托處 (Carers Trust)

服務專線:0844 800 4361
電郵:info@carers.org
網站:www.carers.org

 

英國政府福利查詢熱線[Benefit Enquiry Line (BEL)]

服務專線:0800 882 200
網站:www.gov.uk/benefit-enquiry-line

 

專題文章

(社論)造福家人愛的實踐

針對長期病患者的醫療改革

照顧長期病患的太太

弱能兒子能獨立生活了

父親與阿茲海默症

家有病人時-給照料者的話

給照護者的支援

禱文

 

 

2014年9月內容

專題 • 生活資訊 天倫樂 • 親子樂 • 智慧之窗 •生命線 • 世界風情畫 • 新聞評論 • 趣味人生 • 青年園地 • 職場點滴 • 教會消息 • 健康寶鑒 • 珍饈百味 • 遊子情 • 與你同行 • 生命的旋律

 

專題: 訪談-餐飲業人士、牧師、年輕創業者

2014年8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胡德明、曹子光、馮兆雄、方思潔、岑偉鵬、林珊一

 

前言:現今社會競爭激烈,加上經濟不穩,裁員、關門的警鐘不斷響起。工作環境充滿挑戰,人事問題更愈趨複雜。我們訪問了三位基督徒,邀請他們分享在工作中如何面對挑戰,處理壓力:

 

恆:一名「80後」剛剛開始創業的男生
嘉:英國一外賣店的東主
彭:一位在英國服事的華人牧師

 

1.在工作上遇到最大的挑戰與試探是什麼?你如何克服?

恆:在工作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客戶的態度很惡劣,而且有些過份的要求。在這些情況下,最大的挑戰是學習忍耐,同一時間亦堅守自己做事的理念及方法,和平解決事情。在職場中也要學習包容及愛,在大大小小的事上都能忠心地擺上,這是一個很大的學問。

 

嘉:在外賣店接觸的大都是現金,最大的試探是要不瞞騙,如實報稅,我也盡力地遵行神的吩咐,倚靠祂的幫助來勝過心靈的軟弱。對於在外賣店打工的人而言,離鄉別井,既面對語言障礙,工作時間又長,賭博成為不少人休閒時的放鬆活動,加上賭場為了招攬生意,用盡方法吸引顧客,不少華人因此沉迷賭博。要戒賭不容易,現時一些城市開設了戒賭團契,幫助賭徒脫離賭海。

 

彭:最大的挑戰是時間分配,有時未能將每一件工作做得稱心。面對工作的試探有:視工作如命、拼命地做,以致忽略周遭的人之感受,也忽略了家人的需要。往日視工作為神所給予事奉的機會,會很開心樂意付上一切去完成。但當工作量多,思慮也多,加上才智體力又欠佳時,漸漸會失去敬業樂業的精神,以工作為工作,失去事奉主的熱忱,有厭倦、甚至呈現放棄的感覺。每當我意識到這樣的心態影響我的情緒,甚至周圍的人都受到壓力之時,我會請假休息,將手上的工作停下來,去靜思並禱告尋求上帝的心意,教導我去校正工作觀。同時我會謙卑尋求上司、下屬或摰友的意見,請求幫助。其次,若手上的工作非我親力親為不可的話,我會禱告尋求神,助我有智慧去物色勝任又願意的同工去與我承擔,因為深深感到一雙手可做的事,實在有限,神既將同工擺在一起,何必將所有工作攬於一身呢?分工合作豈不更好嗎?

 

2.你的工作滿足感從何而來?

恆:每次接到新的項目,與客戶接洽到落實訂單都是一個頗漫長及反覆的過程。能夠讓客戶信任及感受到真誠,是不容易的事。然而當我能夠每天思想到在工作上以榮耀神作為目標時,工作不但來得輕省,還感受到與神同行的滿足感。

 

嘉:雖然每天工作的程序基本上千篇一律,但我並不覺得沉悶,反而因為自己能處理妥當而欣慰。對我而言,因為要照顧孩子,在教會也有參與服事,我並不把上班看為人生的焦點。店子開在住宅區,顧客也就是鄰舍,大家經常見面,就像朋友一樣。當看到顧客喜歡我們的飯菜,再次回來惠顧,我也就很高興。

 

彭:我的工作滿足感是看到神的福音能得到擴展、人聽到福音、人心轉變歸向神,並願一生委身於神。看到神的手在工作,加上得到有人鼓勵、稱讚及認同,我心就滿足了。

 

3.你在工作上如何跟自己國籍/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人相處?

恆:其實只需持著一份尊重及踏實的態度,與平日和身邊的人相處沒有太大的分別。

嘉:很多顧客都是在外賣店附近住的英國人,自己的英語並不流暢,但我感到,也相信,當我以真誠的態度來對待他們時,對方也能感受到,也會以禮貌、真誠來回應。我相信,雖然文化不同、語言也不能百分之百表達,真誠與微笑是很重要的。

 

彭:由於我的工作(事奉)是在教會,經常面對來自中國大陸的華人。加上擔任兩所大學的義務校牧,對象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學生,甚至也包括校內的教職員,所以經常接觸不同種族文化背景的人,認識到獨特的文化、宗教背景,以及做事的方式,我不會堅持把自己做事的方式強加於他們身上,與人共事時,只要不違反真理,我也儘量彈性配合他人的方式做事。同時,我經常都以欣賞、尊重的態度與對方共處.古語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師」,這話極有道理。

 

4.在面對人事衝突時,你會如何處理?

恆:難免遇上性格及處事方法很不同的人,當大家都堅持己見及不願妥協時,便很容易發生衝突。若事情涉及到個人道德及信仰底線,我會繼續堅守;但一般不致這個處境,若能透過坦誠溝通及對話而解決,我認為是最好的。

 

嘉:未信主前,我常常以自己作為老闆的角度去看人和事,但是發現這樣並不能解決問題,有時反而更糟糕。現在,我明白不應把自己的想法或做事方式強加在別人身上,也學習以同理心,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來看事情。即使是僱員,也應讓對方有嘗試和發揮的空間,並加以鼓勵和支持。向員工提意見之前,也會先想清楚才開口。

 

彭:當大家各有立場、意見相衝突的時候,除非我不在乎雙方的關係,否則會透過傾談與協商去調和,尋找共識,在衝突中尋求妥協。沒有人是完全的,教會也不是一個完美的地方。我事奉已有一段相當的日子,看到在教會內有人事糾紛甚至衝突,不是什麼新現象。事實上,聖經也記載了不少人與人之間出現矛盾的故事,也記載不少教會內部需要處理的人事問題。在處理衝突時,我會以聖經的教導為原則(《馬太福音》十八章)--先禱告,求主賜聰明智慧去處理。其次,主動與對方溝通,若不能解決,第二步會邀請一、兩個「和事佬」協助,再不成則將事情向主管層陳述,務求可以和睦解決及作出公平的處理。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要處理衝突,首要的是倚靠神、祈求神的幫助,其次要等候合適的地點、時機與對方溝通,其三若有雙方能以信賴的人士可助一臂之力解決衝突,相信沒有不成的事。我覺得要達到和好和諧,必須捨棄自我的權利和說理,彼此聆聽與順服,認罪與饒恕,甚至自我調整與改變。假若所做的一切都不能如願,只好將一切事禱告交由主自己來處理。

 

5.面對工作壓力或沮喪時,你會做什麼?

恆:我會禱告交託神,並且讓自己好好地睡一覺,待精神狀態都回復過來後再思考壓力的源頭及處理自己的情緒。

 

嘉:我會找時間多運動,將壓力發洩出來;與教會的朋友分享並請他們為我祈禱。曾經面對過食肆衛生督察帶來的挑戰,叫我煩惱,但我安靜下來禱告求主幫助,祂在聖經中的話語就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提醒著我:生命裡的大小事情,神都知道和掌管,也必幫助,所以不用害怕。很多事情自己控制不了,因此要禱告交託給神,也是這份交託,給我心靈的平安。

 

彭:工作上遇上壓力並非壞事,一定的壓力反而會促使我們鼓起幹勁,推動我們作出更佳的業績。所以,我通常採取樂觀、開朗的態度去正視壓力,在工作中不斷去克服、化解壓力,保持身心靈健康。工作壓力大之時,相信也是該靜下來,讓自己休息放鬆一下。例如每隔若干小時,就小休片刻,什麼也別幹,想別些事,放鬆、伸伸腿、喝杯飲料,別老是被工作、人事推著走,因為不停下來加點油,工作效率一定會降低。神的話提醒我:「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四十章30-31節)我既知身體是聖靈的殿,就當好好為神做一個身體的好管家,才有更多的年日在世上服事神,叫人從我身上得見神的榮耀。

 

6.你的信仰對工作觀有何影響?

恆:基督徒面對工作時會以榮耀神放在首位,工作中獲取的金錢並不代表自己的成就,反而是學習感恩及謙卑,將自己獻給主。相對而言,信仰教導我清楚知道工作的目的,也提醒我不要效法世界的價值觀,要堅守主的吩咐。

 

嘉:有一句經文最影響我的看法:「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羅馬書》八章31節)。堅定相信我們的好處不在祂以外,上帝必幫助我們。我所需要的,神都已經知道了,祂從不叫我缺乏。

彭:我常反思問自己「我所做的究竟是為了什麼?為誰而作的呢?」對我來說,工作不單為糊口,為兒為女,這都是必須的,是理所當盡的本份。既然我是一個以神為首、有信仰的基督徒,我人生的真正意義及一切應當為主而作,為主而活。這包括為別人的益處而盡力,所以無論作什麼,都不該單為自己或為人作,乃是為主作的,才有價值和意義,才與我的身份信仰相稱,人就可以從我身上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基督徒!

 

 

其他專題文章

(社論) 什麼是工作的意義?

工作並快樂著

英式工作文化
訪談-餐飲業人士、牧師、年輕創業者
工作:價錢還是價值?
工作中,需要靜下來!

禱文

 

2014年8月內容

專題 • 生活資訊 天倫樂 • 親子樂 • 智慧之窗 •生命線 • 世界風情畫 • 新聞評論 • 趣味人生 • 青年園地 • 職場點滴 • 教會消息 • 健康寶鑒 • 珍饈百味 • 遊子情 • 與你同行 • 生命的旋律

專題: 簡樸生活的自由

2014年1月
專題策劃及撰稿:郭杜妙嫻、馮兆雄、方思潔、胡德明、林珊一

一個「不夠」的時代,最愛唱的一首歌是:「要,還要;給我,再給我。More, more, give me, give me more!」 不滿足、不知足、貪得無厭,都是簡單生活的大敵。


與慾望拔河

事情的開始是你購買東西、擁有東西、享用東西, 但「東西」可不是弱者,經幾番輪戰,愈演愈烈之 下,「東西」孑然大搖大擺,搖身一變,成為你的東 家主了。你可能落在它的掌控大爪之下,成了俘虜; 在它高竿的統馭手腕中,被它玩弄,而毫無知覺。其 實,「它」已經牢牢實實、隨心所欲地控制著你了。 (聽到它得意的笑聲沒有?)

最好的例子是:你去吃自助餐 (buffet),讀起來像 「包肥」,若沒有意志或自制能力,在美食的誘惑之 下,你一盤一盤地大吃大嚥;在怕吃虧、要吃就吃個夠 本的心態下,吃到快撐破肚皮,甚至一說話,胃中的食 物就有要被吐出來的危險,你仍然冒著生命的危險,讓 食物不斷地送進你的口中,管它舒不舒服,吃了再說。 看吧,現在已不是你在吃東西,而是東西在吃你了。 (聽到它齜牙咧嘴的笑聲沒有?)

小心便宜店

筆者親身慘痛的經歷是:栽在便宜店的網羅中。怎麼說呢?便宜 店還能害到人嗎?老實告訴你,就是因為以為它們便宜,在不設防 之下,不知不覺就買過頭了。因為便宜,讓你有種錯覺,身為傑出 優秀家庭主婦的你,善用斤兩必較的本領,已為家庭省錢大作戰省 下不少錢,在便宜店的「便宜」誘餌招晃術中,想買就買,從不需 片刻猶豫,甚至可以出手大方,來個購買過量。就這樣,便宜店偷 走了你幾經作戰省下來的小錢。你雖然出入最便宜的商店,從不購 買昂貴的東西,也不出入名牌商場,卻因為「便宜」就手頭鬆動, 隨隨便便,甚至缺乏節制地花費,不該花的錢花了,不需要買的東 西買了,回到家中懊惱不已,怎麼「東西」這麼多啊!(看吧,「東 西」此時可開懷地大笑著呢!)

過簡樸的生活

正常人都會有購買的慾望,不過先要認清需要及過簡單生活 的好處,加上有自我行為的管理,便能有一定的自我控制的能 力,透過思考才付諸行動,初時雖然會有掙扎,但相信每個人 都希望成為自由主人,不甘於成為受操控的俘虜和被東西所 吞吃吧!在一年之初,立下志向過簡單的生活──一種導向滿 足、輕省無壓、暢快身心的生活。

對於個人,簡化生活可以減少壓力,有利身心靈三方面的健 康與愉悅;對於家庭,省去「瞎拼(shopping)」的時間,與家人 有更優質的相處時光,孩子也有樣學樣地效法簡樸的生活,一 生受益;對於社會,可以造成好風氣,維持供需平衡點,避免 過度消耗世界資源的不堪後果。

 

其他專題文章

(社論) 金錢買到快樂嗎?
消費購物
需要與欲望
簡樸生活的自由
從簡單出發
人需要多少土地?
禱文
無欲則安

2014年1月內容

專題健康寶鑒天倫樂教會/機構介紹教會消息新聞評論智慧之窗歐陸風情珍饈百味生命的旋律生命線生活資訊職場點滴與你同行親子樂遊子情青年園地